目前,全球已經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發展海上風電。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由2000年的891WM增加到2014年的8770WM。根據道格拉斯的數據,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保持年均12%左右的增長幅度,累計裝機容量預計從2014年的8770WM增至2024年的57980WM,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0%。我國僅次于英國、德國和丹麥,是全球第四大海上風電國,目前已占據全球海上風電8.4%的市場份額。
“十二五”時期滯緩的海上風電越來越接近起飛的“風口”。隨著海上風電由“項目示范”向“快速開發”拐點的來臨,開發企業和產業界的熱情又一次被引爆。
在內陸風電遭遇“棄風限電”嚴峻形勢的背景下,靠近經濟發達區域、具有消納優勢的海上風電項目,成為整個行業的一道亮光。
海上風電正成為風電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海上風電發展受到自然環境、技術、質量、政策等因素制約,如何在“十三五”期間推動海上風電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將是整個風電行業面臨的重大考驗。
沈陽工業大學風能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姚興佳認為,海上風電風險較大,一旦出現問題常會導致不可逆轉的后果,因此,發展海上風電必須要做好技術、市場、運維等方面的準備,要穩中求快,不能單純追求速度。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首先要突破成本瓶頸!凹夹g再先進、再好,如果不能把風電成本降下來也無效益,我們所有的目標都要圍繞著怎么把成本降下來這個關鍵!鼻睾r表示,風電降本有三方面的推動力:首先,技術創新是根本,由于海上風電風機成本占比小,可加快更大容量機組、更大直徑風機的上馬;第二,要健全產業體系,包括價格政策、市場規模,持續穩定增長的海上風電市場,是產業能夠延續下去的關鍵;第三,要加強產業上下游的通力合作,確立建設標準。
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有可能是海上風電發展的“轉折年”。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本新表示,海上風電目前具備了規模開發的條件和基礎。許多電力開發商、裝備制造和工程服務等企業都想參與海上風電開發。我國海上風電正處于“項目示范”向“快速開發”的轉折時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7/20167121149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