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企業不做這類生意?”在航禹太陽能執行董事丁文磊看來,中國企業投資“能量墻”不存在太大的技術障礙,但對于投入產出比來說還不合算,而且房地產商也仍然沒有動力與儲能電池生產商進行更多的合作。
此外,國內的電力環境與美國有所不同。在美國,“凈電量”是一項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政策。當消費者安裝了屋頂光伏設施后,他可從自己的電費賬單上扣除這部分光伏發電量,只計算自己的“凈消費”電價。假設一戶美國居民的生活小區沒有享受“凈電量”政策,那么裝了儲能設施后,可避免自家所發的多余光伏電力以較低售價賣給電網,而是在家享受儲能電池里的多余電力,幫助他盡快拿回投資。
分布式能源領域同樣值得期待。分布式能源的優勢在于分散、靠近用戶端,對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也能提供良好的發展途徑。丹麥的分布式能源比例高達50%,而歐盟也有平均10%的占比,但中國的比例還很小,與歐洲的差距顯而易見。
晶科能源CEO陳康平說,截至2015年,全球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超過220GW,其中德國光伏裝機占比達到了總裝機量的21.5%。但中國相對來說數字還很低,截至2015年累計裝機43.18GW,但也僅占全國電力總裝機的2.87%,分布式能源占比更是只有光伏占比不到10%,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就分布式能源本身而言,從2006年開始的金太陽工程,到2013年全國各地新一輪針對分布式能源的初裝補貼、度電補貼等,均給予分布式光伏發展大力扶持。
“不過,現在的分布式能源行業還存在著部分地區棄光現象嚴重、補貼不到位、行業規范缺失等問題!标惪灯秸f道!
就棄光問題,2016年3月3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了《國家能源局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該意見被看作是市場長期期待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實際落地!爸笇б庖姟敝赋,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建立電力綠色交易證書機制,使得電力可以進行市場化運作。
亞坦新能總經理李輝表示,這對于解決棄光問題帶來了實質性的幫助,接下來就看怎么執行了!半m然不確定說,最終光伏產業可從中分到幾杯羹,但整個可再生能源市場一旦起來之后,其中主要的能源,如光伏(包括分布式光伏)、風電都將受益!
特高壓與智能電網被列入“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今年要啟動一批“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再開工2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特高壓輸電再次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并成為“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
一直以來,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備受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領域關注。自2009年我國第一條交流特高壓輸電線路投運至今,特高壓線路輸送容量不斷突破,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大幅提升。特高壓輸電先進性、可靠性、經濟性和環境友好性得到全面驗證。
據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年初,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五直”工程。在運在建和獲得核準線路長度達2.88萬公里,在雪域高原架起青藏、川藏兩條“電力天路”。
我國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和運行,不僅拉動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也為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發揮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高壓建設也得到了各省市政府的大力關注與支持。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贛州市市長冷新生表示,贛州將集中力量加快電網建設,發展以特高壓電網和500kV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區域樞紐電網,促進贛州由受端電網向區域樞紐電網轉變,構建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他建議:盡快將南昌—贛州、金上—贛州特高壓工程納入“十三五”規劃,力爭同步開工建設,加快贛州特高壓項目落地。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伊犁供電公司秦忠建議,盡快核準準東—成都特高壓工程,并同意開展配套電源前期工作,加大“疆電外送”力度,為新疆新能源發展拓展空間,實現更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減輕中東部地區的環保壓力。將后續哈密北—河南特高壓工程納入國家“十三五”能源電力規劃,與準東—成都特高壓工程同步推進,保證特高壓“疆電外送”工程統一協調建設。
加大投資,加快建設,已經成為國家電網公司“十三五”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的重要戰略內容。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到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將建成東部、西部同步電網,投運19項直流工程,總體形成送、受端結構清晰,交直流協調發展的骨干網架,線路長度、變電(換流)容量分別達到9.5萬公里、8.9億kVA(kW)。
特高壓輸電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這一工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國家對這項工程的高度重視。隨著特高壓建設的提速,特高壓在大范圍配置資源、提升吸納清潔能源能力,以及利國利民等多方面的巨大作用,將進一步彰顯。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新契機
“活躍二手車市場,大力發展和推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充電設施!痹凇墩ぷ鲌蟾妗返慕衲曛攸c工作安排方面,新能源汽車再次被明確提出。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力度不斷增加,新能源汽車市場及其相關產業都迎來快速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340471輛,銷售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
不過,充電難問題仍然是制約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去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中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而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已建成充換電站3600座,公共充電樁4.9萬個,與2020年規劃建成480萬個充電樁的目標相比,還相差甚遠。但這也意味著,我國充電樁行業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有預計稱,我國充電樁市場即將迎來發展的高峰階段,2016年我國充電設施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元,到2020年將突破1000億元。
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傳遞的信息來看,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培育我國經濟新動能的重要抓手、發展新經濟的重要內容。應該說,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我國汽車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我國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部署。早在2010年,新能源汽車便被列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自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以來,除了2013年,每年全國兩會都提及“新能源汽車”,足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視程度!
回顧“十二五”,在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完成了產業化起步階段的任務,構建了較為系統的支持政策體系,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3.11萬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與此同時,各路資本爭相涌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不但傳統汽車企業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互聯網、家電等業外企業也紛紛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造車熱潮。
放眼“十三五”,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由起步模式變為加速模式。如何使政府主導轉變成市場主導、如何使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得到重大突破、如何規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都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新的歷史階段需要直面的問題。
面對新能源汽車遇到的挑戰,政府正在采取切實行動。在今年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五大措施:加快實現動力電池革命性突破;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城市公交、出租車、環衛、物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品質;完善財政補貼等扶持政策,督促落實不得對新能源汽車限行限購的要求,破除地方保護,打擊“騙補”行為。這五大措施涵蓋了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但能夠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堅定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斷前行的信心和決心,也將為“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發展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