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十個月的籌備、編寫和修改,國家能源互聯網的頂層設計出爐。2月2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未來能源互聯網的發展路線和思路及中遠期十大重點任務,鼓勵大眾參與、市場驅動,包括能源生產消費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多能協同能源網絡搭建、新型能源交易體系和商業運營平臺的搭建;發展儲能和電動汽車應用新模式;能源大數據服務、金融、互聯網等新模式應用,全面推進能源的互聯互通。
據了解,下一步,能源局將組織推薦示范試點項目,出臺針對推進試點示范的專門文件,引領能源革命,推動能源轉型。
根據《指導意見》,能源互聯網行動將分兩階段推進,先試點后推廣。
即,2016年-2018年,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試點示范項目,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初步建立能源互聯網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初步建成能源互聯網技術標準體系。催生一批能源金融、第三方綜合能源服務等新興業態。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新興市場主體。探索一批可持續、可推廣的發展模式。積累一批重要的改革試點經驗。
2019-2025年,初步建成能源互聯網產業體系。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多元化、規;l展,建成較為完善的能源互聯網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技術及標準體系,形成開放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環境,推動能源綜合效率改善,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
“這就是未來中國能源互聯網發展的藍圖,使企業在能源互聯網創新時有跡可循。”有券商新能源分析師對記者如是說。
《指導意見》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推動集中式與分布式儲能協同發展;促進水、氣、熱、電的遠程自動集采集抄,實現多表合一;加強支撐能源互聯網的信息通信設施建設;發展“新能源+”電動汽車運行新模式等。
儲能,作為構建能源互聯網的關鍵支撐技術之一,被業內看作是能源的最后一公里;儲能在能源互聯網中有多個應用場景:可再生能源智能化利用、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智慧城鎮、智能樓宇、電動汽車等。也在本次指導意見中重點強調。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認為,“隨著能源互聯網發展,將引發能源金融、能源服務等靈活的方式進入能源市場,激活能源環境。儲能環節,作為能源操作系統的核心控制內容,是系統智能化的主要調節環節,其發展方向、商業模式將在能源互聯網中發揮關鍵作用!
廣發證券研報也分析稱,在能源互聯網的大框架下,儲能作為核心構成要素,可以重點關注。首先,儲能產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碼,儲能產業發展井噴在即;其次,信息技術將推動能源生產、傳輸和消費方式的變革,重構整個能源的供銷生態環境。目前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正在逐漸融合,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同時,隨著能源互聯網的推進,可再生能源、特高壓、配網等基礎設施行業景氣度向上。<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3/2016311426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