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米·里夫金對能源互聯網愿景是一種以電力系統為核心,以互聯網技術與先進傳感技術為基礎的,并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作為主要的一次能源,且能夠與其他系統緊密耦合的共享網絡?梢姡诮芾锩住だ锓蚪鸬哪茉椿ヂ摼W概念里并不包括對于核能的開發利用。從世界范圍看,在能源利用上,電能替代被認為是高效利用能源的一種有效方式,電力系統在世界能源利用領域的戰略地位決定了能源互聯網以其為核心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反映了電力系統在能源互聯網中的利益訴求。
能源互聯網,本質上是通過互聯網手段和思維,解決能源產業整體效率問題(具體包括生產、傳遞、使用、轉化效率等)。既要包含二次能源,也要兼顧一次能源,既要考慮新能源,也必須融合常規能源。因此對能源互聯網的理解是:通過整合各類型能源的產、轉、輸、儲、配、用各環節,對環節中信息流、能量流(或物流)、資金流進行優化和重構,增強能源價值創造環節(產、用)功能和體驗,提高能源價值傳遞環節(轉、輸、儲、配)效率,構建高效、綠色、智能能源產業的一套體系。
立足各類能源,強調互聯網思維在各類能源資源配置中的優化作用;其次,是真正的“端到端”的能源供應鏈的效率優化提升,而并非從二次能源電力為發源點;其三,強調了多能互補、產消一體、逆向重構,即能源不同形式間相互轉化;最后,揭示互聯網價值本質,即增強功能體驗,減少效率浪費。
不糾結于能源互聯網概念之爭,而從能源互聯網的能源交互、信息交互兩大內涵出發探討能源互聯網可涉及的兩大領域。能量流將重構能源央企的利益電力系統作為能源轉化的樞紐,如果被認為是能源互聯網的核心,那么,能源輸送便是能源互聯網的重點。國內部分學者在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時,認為能源互聯網就是以特高壓為骨干電網,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導,互通互聯泛在的堅強智能電網,突出了電力系統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核心地位。這一觀點具有它的合理性,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宣貫。
從目前的能源結構以及未來能源可預期的發展來看,能源互聯網包括電力系統、天然氣網絡以及交通網絡等,同時也包含了能夠體現能源信息并實現能源交易的信息網絡。電力系統、天然氣網絡以及交通網絡,在能源互聯網范疇下,共同的特點之一就是能源輸送,電力系統與交通網絡之間通過充電樁等充電設備實現與電動汽車的能源輸送,天然氣通過燃氣機組實現向電力系統的靠攏,從而完成能源輸送,在未來技術條件下,還可能出現電力系統與天然氣系統的雙向能量流動,甚至供熱系統也會構成一個網絡成為能源互聯網的一部分,從而完成電力系統與供熱系統之家的能源在“能量”形式上的輸送功能。這也是目前部分能源互聯網研究者對能源互聯網在能量流領域的暢想。
如果從能量流角度出發完成能源互聯網的暢想,就要重構目前的電網公司、三桶油等利益格局。隨著國家對電網公司、三桶油的加強約束,再加上目前國內經濟下行,直接或間接削弱了他們的收益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比如,電力系統急需通過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尋求新的能源輸送格局。在經濟新常態的情況下,電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將會愈演愈烈,向國外輸送電力成為可能。最近,由能量流催生的電動汽車、充電樁領域的發展已經得到了國家能源局實際政策的支持,充電樁建設與推廣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又可能再度成為新的熱點,不過,電動汽車的發展實際要早在能源互聯網概念的誕生,而在整個能源互聯網框架下,電動汽車不單單是能源形式的變換、技術的突破,還在待于交通政策的支持,人們思維觀念的轉變。
能源信息流將會得到進一步重視這里所講的能源信息流,主要包括:一次能源的本身固有信息構成的信息流,這些信息可以構成能源通過互聯網實現快捷交易的要素,例如煤炭、石油等實現網上交易;一次能源轉變為二次能源過程中在節能、環保等方面形成的信息,這些信息可構成了重要的能源利用過程中的大數據;二次能源在輸送、被使用過程中所形成的信息流,比如電力交易、電力損耗等;由前三者所衍生出來的安全防護、隱私保密需求等信息流。能源信息是能源互聯網的重要構成要素,在能源互聯網的第二大內涵,信息交互的主導下,能源大數據理念將會使電力、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領域數據應用得到充分發展。<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2/20162161654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