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落筆,和2015年的告別時間已越來越近了。相信各行各業的盤點和總結在這個時候已成常規動作,照明行業亦是如此。2015年,若是以一個詞讓大家對LED戶外照明的發展現狀做個總結,你心中的那個詞會是什么?
渠道推廣:有難點?
節電、節能早已成為城市照明管理者的重點考慮因素。事實上,LED作為綠色照明的新力軍,在道路照明試點示范工程中也已得到了應用。而在渠道方面,目前LED戶外照明產品的采購主力還是各地方的市政工程。與其他照明產品銷售渠道相比,戶外照明渠道較為專一,大多是隱形渠道。此方式對戶外照明企業產品的銷售、品牌宣傳與推廣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據了解,政府采購模式,不將政府日常需求的固定資產投資建設的采購項目納入工程業務類別,而僅指針對LED照明產品的專項采購。而比較單一的渠道推廣,也往往造成僧多粥少,在政府理性回歸LED戶外照明的項目應用和提高采購要求時,對LED戶外照明企業而言,如何加入門檻則是一推廣難點。
LED路燈已比較成熟,技術路線基本成型,近期主要是提高完善,短期內不存在很大的突破空間。目前一個很大問題是市場上不同廠家的產品規格各異,部件無法兼容互換,出臺一份得到行業基本認同的規格接口標準,是未來的一大挑戰。而道路照明EMC模式的實施也有難點,如果使用EMC,建議企業成片進行改造,并做好前期的調研和充分準備,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一直以來,隱形渠道的培育和拓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關系網”在當中比較凸顯,對于LED戶外照明企業而言,加強在隱形渠道的培育需要做好長久戰心理準備,并從中尋找差異或創新方式。
應用設計:需通力合作?
有了產品和客戶,那么項目案例則需要有落地的可能。而要完成一個好的代表作,各方通力合作則是最好的選擇。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電氣主任工程師胡斌先生則分享了他的看法。
要做好一個優秀的項目,業主、設計機構、工程公司和廠商的聯動很重要,必須各方通力合作。而建筑的照明設計與戶外景觀環境,需要從三方面深入開展,一、建筑照明的方式和光源表現形式;二、建筑照明設計與戶外景觀的關系;三、建筑照明設計工作開展的要點。另外要關注兩點,一種是白天未開燈狀況下的,與景觀環境和建筑物的和諧,要做到白天見光,晚上見燈的和諧狀態;二是夜間的和諧,夜間照亮主體的同時,盡量減少對其他建筑或者構筑物以及環境的影響。
如今是一個講究資源整合的時代,在經濟新常態下,群策群力、抱團合作不失為一種發展好辦法。而一個好的項目實施,離不開多方的配合與合作,如何避免企業與設計師的斷層合作,則需要多方的溝通和及時對接。
智慧城市:LED戶外照明智能化?
隨著節能和對戶外燈具越來越多的功能要求,智能化戶外照明產品將成為市場的寵兒。據了解,戶外燈具的智能化能更加節約資源,能營造出立體感、層次感等舒適的氣氛環境,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戶外燈具智能化的技術核心,一方面是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另一方面是光源的質量關與技術創新,保證光源體積和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可執行相關智能功能的實現。
杭州華普永明國內應用設計中心總監彭海萍表示:“通過數字化控制,LED路燈可以進行單燈遠程控制,結合交通、人流、天氣的狀況來進行調整。而更為重要的是,加上智能控制系統之后LED路燈能夠在原來LED節能的技術上再節能10-20%。此外,智能照明也可以通過路燈照明跨領域發展,把白天所閑置的資源更好的利用起來。比如,建立偽基站、加入物聯網等方式!
實現照明的公共體系,首先是智慧的匯集和構思,從而實現智慧,盈利智慧,享受智慧,并且形成一個投資和收益的一個方式。智慧城市建設的領域是由5個核心組成:1、公共安全;2、服務環境;3、交通系統;4、通訊系統;5、公共設施。這些系統將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智能控制技術和系統的發展,無疑將給積極探索商業模式的企業帶來了發展機會。業界暢談智慧城市、智能照明也有較長一段時間了,但究竟如何才是真正的智能照明產品,恐怕這條路的推廣和應用依舊任重道遠。<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12/201512301348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