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風光,千里朦朧,萬里塵飄。望三環內外,濃霧莽莽,鳥巢上下,陰霾滔滔!”,雖是網友打油詩,卻很好的呈現了近期北京紅色霧霾預警的可怕之處。那么,數據中心又與霧霾有什么關系呢?
一方面,日常發電、工業生產以及汽車尾氣等帶來的污染物,被公認為造成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據工信部消息,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的總數量已超過40萬個,年耗電量超過全社會用電量的1.5%。再以能源使用效能值PUE(國際公認的衡量數據中心節能減排的一個重要指標)為例,據最新的報道,國外最先進的數據中心的PUE值可以達到1.06,而我們國家IDC的PUE平均值則在2.5以上,這意味著IT設備每耗一度電,就有多達1.5度電被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所消耗。也就是說,數據中心電力能耗巨大,數據中心節能減排不僅關乎經濟效益,更關乎社會效益。
數據中心的節能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針對單一的某個產品就能夠節能降耗。在機房中如何真正發現過度耗能的元兇成為撓頭的問題。雖然信息技術從業者已經意識到電能消耗對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影響,并且測算出數據中心耗能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影響機房能耗的原因是復雜且多變,而且各個機房的布局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節能方案都放之四海而皆準。通過智能電源管理技術(智能PDU),就能有效地測量數據中心耗能,從而為數據中心節能做好鋪墊。
智能PDU能通過機柜級和設備端的用電監控管理,精確統計設備一級的耗電量,為用電容量控制和收取電費提供了準確的數據依據。與普通PDU不同之處還在于,智能PDU能在遠程像親臨現場一樣對設備進行電源開、關、重啟等操作,及時修復故障,保障系統持續運行,還能將PDU空閑插座設為無電狀態,消除因人為失誤插入設備導致PDU的過載跳閘及設備宕機,以及通過對PDU插座的來電延時配置,避免因設備同時加電引起的瞬間電流峰值導致的斷電跳閘。
另一方面,數據中心也是霧霾天的受害者。霧霾中灰塵、粉末狀的金屬等顆粒物常常會躲過數據中心的過濾裝置,抵達數據中心的制冷設備、電路系統的表面,細小的漂浮顆粒一旦進入數據中心,會覆蓋在各種電子元件上,使得機房散熱性能下降。因此,除了采取密閉與防塵等措施之外,機房環境的監測也至關重要。尤其在冬季,干燥的空氣不僅會產生靜電對線路造成影響,還會產生揚塵,因此適當的濕度有利于數據中心機房的維護,但同時還要避免空氣濕度過大,造成設備銹蝕、短路。 因此,先進的智能電源管理技術應成為數據中心綠色健康發展的利器。<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12/201512291627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