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云計算、大數據、移動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互聯網在向縱深方向發展,進入了產業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可以擁抱互聯網,也可以把互聯網的技術跟各行各業結合。所以,每一個行業都可能出現像京東、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可能會比它們更大。
近日,磁云科技CEO,中國“互聯網+”實戰團發起人、團長,京東集團終身榮譽技術顧問李大學在“2015年中國照明產業生態創新高峰論壇”上作了《“互聯+”創新模式》的演講,就照明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分享了他的看法。
“互聯網+照明”的三個機會
照明行業如何“互聯網+”?李大學認為有三個機會:第一,上游的供應商分散,需要一個平臺跟產業去鏈接,如果這個平臺形成,將會把供應鏈打通,為企業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如照明行業的并購和整合,可以整合幾個工程公司,并且把它的供應鏈全部打通,實現集中采購,這樣可把采購和生產成本降低。所以如何把上游供應鏈打通,是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把客戶打通?蛻粲行枨螅撬也坏侥,你也找不到客戶。而中國照明網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這個平臺能夠把這個產業里各種力量組織起來,用互聯網的模式把這些力量互聯網化,當客戶需要的時候,當平臺自己需要整合的時候,或者說按需使用時,就可以零成本獲得。其次還要設立一種機制,讓人家愿意在平臺付出自己的貢獻,把自己的力量跟這個平臺嫁接起來。在“互聯網+”方面,讓這個行業能夠轉型升級,能夠結合互聯網的力量,中國照明網就是“互聯網+”時代最好的平臺。
第三,產業金融。通過金融手段,可以解決照明行業里很多的問題。如帳期的問題,可以通過金融創新和基金扶持行業里的創新、創業。
互聯網時代企業需打造兩個發動機
互聯網對傳統行業或者傳統企業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打造兩個發動機:一是用戶為先。緊緊圍繞著用戶的需求,在照明行業把工程單位當成用戶,要對工程單位進行研究;如果是個人家裝,要研究個人業主。必須要找到用戶是誰,圍繞用戶價值,去把互聯網模式創新做出來;ヂ摼W+最終是要創造價值,要么提升工作效率,要么提升顧客的體驗。所以照明行業要圍繞用戶研究怎么創造價值。
二是找到突破點。在城市景觀照明工程里,這個突破點可能就是照明設計師,因為很多標桿案例是由設計師來完成,而且客戶首先想到是要的燈光效果。隨著互聯網技術往前發展,照明的邏輯可能會改變。每一個案例的效果背后都由照明元素組成的,每一個元素都可以變化,燈光的強弱、顏色都可以變化,程序隨時可以調。根據天氣的不同,根據場景的不同,就擁有一種動態的感覺。
所以,互聯網加到照明行業的時候,需要研究行業標準,如果不標準化就沒法互聯網化,目前照明行業是最難互聯網化的,因為不標準化,太依賴于人,而且太藝術化。所以在互聯網+面前需要做一些改變。
李大學還表示,互聯網+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機會。這種機會一定要把三個要素打通:一是資本;二是模式創新,如果還是原來的模式,只是用計算機模擬一遍,不會有實質性的提升;三是要有互聯網人才,互聯網+的事情還得靠互聯網的原住民去干,由他們來幫助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12/201512231419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