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通信市場也相應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改革、轉型以及市場化,已經成為國內電信產業的迫切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鐵塔公司在2014年7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公司遵循“統一規劃、集約建設、資源共享、規范管理”的原則,整合統一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的鐵塔建設、維護、運營,基站機房、電源、空調配套設施和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運營及基站設備的維護等各項工作,通過存量共享和新建共享,全力滿足3家運營商的建設需求。隨著三大運營商的4G建設步入新的高峰,2015年成為鐵塔公司正式運營元年。
鐵塔公司行業剛起步
早在2008年,工信部就出臺了關于推進電信基礎設備共建共享的文件,寄望以此遏制運營商為爭奪資源,在同一地點重復建設鐵塔的現象。然而,到2014年,通信鐵塔的共享率仍不到10%。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電信運營業的市場競爭已經遠遠超出了想象,共建共享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有效推行。由此造成的后果,則是運營商各自都難免出現網絡覆蓋盲區,而重復建設、運營的維護成本也成為運營商難以言說的痛處。據統計,2014年三大運營商僅支付基站機房的電費一項就達到幾百億元,同時,各地運營商還要視情況支付類似發電費、代維費以及各種名目繁多的“入場費”。
其實,在基站設備方面,共建共享技術已成熟。過去幾年,電信設備商已針對共建共享需求開發了許多功能,從而使基于同一技術的基站設備能為不同運營商提供服務。早在幾年前,GSM和WCDMA設備的“無線接入網共享”功能就已成熟。而在LTE網絡中,部分設備商已開發出了類似的共享功能,另一些設備商相關功能的開發正在進行中。
在技術上實現基站設備的共享并不困難,而共建共享遲遲未達到工信部期望的水平,主要是由于運營商的抵觸。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鐵塔公司的成立將從制度上理清關系,使共建共享得以推進。
2014年7月,三大運營商宣布,聯合出資100億元現金,成立中國鐵塔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將分別出資40.0億元、30.1億元和29.9億元,分別占股40.0%、30.1%、29.9%。鐵塔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主營鐵塔的建設、維護和運營,兼營基站機房、電源、空調等配套設施和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和運營。
鐵塔公司的成立,被認為是電信行業“網業分離”的重大一步。根據此前鐵塔公司官方宣傳片,鐵塔公司將實行三步走戰略:第一步:2014年底前,形成對增量鐵塔站址資源及附屬設施的新建能力;第二步:2015年完成對3家電信企業鐵塔等存量資產的注入和收購;第三步:引入社會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并擇機上市。
上半年鐵塔共建共享節資超400億元
2015年7月18日,中國鐵塔公司掛牌成立整一年。一年時間里,鐵塔公司在能力形成、組織構建等方面邁出堅實步伐。鐵塔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需求量大、工期急等情況下,今年上半年鐵塔公司全力滿足3家運營商的建設需求。截至6月底,鐵塔公司承接塔類需求總量達32.1萬個,啟動建設26.7萬個,交付22.8萬個,基本實現了“100%承接需求,100%及時交付”。鐵塔公司還通過存量共享和新建共享,切實為行業節約了大量資本開支和相關費用。相比3家運營商各自建站,鐵塔公司通過深入共享,上半年減少了18.1萬座基站的建設,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共享率分別達83%、84%、46%,可節約379億元資本支出、8億元維護費、25億元場租費。
更為重要的是,鐵塔公司的集約化鐵塔建設運營模式,大大提升了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的地位。很多地方政府部門,把鐵塔、基站等通信設施提升到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高度,把鐵塔、基站等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寬帶中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出臺諸多利好政策推進鐵塔、基站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譬如:將鐵塔、基站等移動通信設施建設規劃,納入當地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加以積極推進;協調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公共機構等所屬公共設施、市政設施、道路交通、大型場館等公共設施,向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開放站址資源,從源頭解決鐵塔基站選址難等問題。截至目前,已有江蘇、河北、廣東、浙江、云南、貴州、青海、寧夏、遼寧、四川、海南、湖南、江西等13個。▍^)政府與鐵塔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河北、黑龍江、吉林、福建、青海、重慶等6個省(市)人大常委會將《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納入2015年度立法計劃。青海、遼寧、山東等地公安局,紛紛與鐵塔公司展開合作,為鐵塔、基站等通信基礎設施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行業地位的提升,還體現在選址談判情況的大幅改善上。眾所周知,運營商現在建站時最大的挑戰無疑來自站址。由于土地資源緊缺、產權單位阻撓、公眾對于基站輻射的誤區等,讓現在基站選址建設變得困難重重。鐵塔公司作為鐵塔建設的唯一承接者,由鐵塔公司1家統籌3家運營商建設需求,協同3家運營商“共進退”,大大改善了行業在選址談判中的弱勢地位,很多年未能啃下的“硬骨頭”站址難題迎刃而解。最為典型的項目是:成都地鐵3號線通信網項目,對鐵塔公司開出了“零入場費”的優惠;遼寧大連地鐵2號線公用通信網項目,地鐵方為鐵塔公司免除了數額不菲的進場費、施工管理費、管孔占用費、隧道占用費、隧道清洗費、清頻費、檢測費等,地鐵方還免除了一次性進場費上千萬元。還有上海鐵獅門項目,變3家電信企業各自為政、競價入場,為鐵塔公司1家承建、業主買單,扭轉了傳統室分項目需求關系,創新了商務模式。
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盡管上半年鐵塔公司成績亮麗,但下半年鐵塔公司的考驗更大更重。當前,國家高度重視4G和寬帶網絡建設,把其作為壯大信息消費、拉動有效投資的重要動力,以及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雙引擎”,并作為推動“互聯網+”發展的強力支撐。在此背景下,預計下半年3家電信企業新建需求還有可能大幅增加,并呈現出需求提出集中、新建站占比高、工期要求緊等特點,這對鐵塔公司的新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鐵塔公司工作重心正在向新建和運營維護并重轉變,數量龐大的存量鐵塔運營維護將是更大挑戰。當前,鐵塔公司已有23萬個項目交付使用,維護工作正逐步展開,待大約150萬座存量鐵塔資產注入時,維護工作就要全面展開。能否及時、有效開展運營維護,不僅直接影響到3家電信企業自身的網絡服務質量,也影響到廣大用戶的感知。運營維護將成為鐵塔公司當前及未來重中之重的一項工作。
當前,鐵塔公司在建設和維護能力方面,均還處在提升的過程。如何才能更好地滿足運營商的新建需求,尚需解決以下問題。
一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滿足運營商的新建需求。由于運營商的站址新建需求提出集中、工期要求緊,盡管一部分可以通過共享已有資源來滿足,但仍有相當部分需要通過新建去滿足。鐵塔公司如何在短時間內,高標準地完成運營商的新建需求,除了要整合施工隊伍等合作伙伴資源外,還需要將新建標準細化顆粒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落地。
二是如何平穩有序地完成維護交接?紤]到需要交接的站址數量眾多,3家運營商原有代維隊伍數量眾多,且需要對運營商已簽署的維護協議區隔出鐵塔及相關維護內容,因此,如何平穩有序地完成存量維護的交接,是鐵塔公司必須深入思考的難題。
三是如何用好新的運維手段,建設暢通的流程。目前,鐵塔公司已經交付了大量鐵塔基站,還要接收150萬個左右的存量鐵塔基站。據了解,存量鐵塔正式接收后,每個區域運維經理將要負責六七百個鐵塔基站的維護。要監控到位,就必須對所有基站做到“可視、可控、可分析、可溯源”,光靠人力肯定不行。據悉,鐵塔公司已經組建了響應中心,正大力推進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建設,對站址設備、設施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快速響應。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10/201510131022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