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薄膜發電成本將迎大發展 或成太陽能主導技術正文

薄膜發電成本將迎大發展 或成太陽能主導技術

2015/8/6 15:31:54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不久前,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布的《太陽能未來》研究報告指出,薄膜太陽能技術可以減少光伏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制造投入,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在未來,用社會可接受的價格大規模應用太陽能將成為現實。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該轉向薄膜太陽能這種“面向未來”的技術。

    此前,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太陽能中心主任陳頡曾指出,晶硅和薄膜各具優劣,但由于薄膜電池,特別是銅銦鎵硒電池在光照不足時仍可發電,對溫度的變化也不敏感,所以在實際發電量上薄膜的優勢更為突出,它是一種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技術。

    薄膜發電或成為太陽能主導技術

    從市場現狀來看,目前較大的薄膜電池生產商主要有美國First Solar,日本Solar Frontier、Sharp Solar和中國漢能等企業,其裝機容量與晶硅相比有較大差距。但麻省理工在上述報告中表示,盡管晶硅主宰當下全球光伏產業,然而在競爭激烈的電力批發市場,太陽能發電成本必須要保持持續下降趨勢,但是就目前來看,晶硅企業的技術突破之路已經越來越難走。

    在美國,光伏系統的非模塊或平衡系統(BOS)成本占到太陽能地面電站價格的65%,在普通住宅使用的屋頂太陽能方面,BOS更是占到85%的成本。與晶硅相比,薄膜技術是在玻璃、塑料或金屬等基底上沉積上一層或多層很薄的光伏材料,這種工藝可以減少系統的材料使用,降低制造支出。所以薄膜技術是太陽能實現成本大幅下降的最可能途徑。

    中美光伏政策向薄膜傾斜

    薄膜太陽能曾遭人詬病的一個缺點是轉化率低,而近年來,薄膜的轉換效率已經取得巨大突破,美國First Solar最近宣布,其碲化鎘(CdTe)組件的轉換率首次超越多晶硅,達到創紀錄的18.6%。在銅銦鎵硒方面,中國企業漢能的CIGS組件的最高轉化率更是達到21%。

    而中國此前出臺的《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中,明確將硅基、銅銦鎵硒、碲化鎘及其他薄膜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達到12%、13%、13%和12%以上的企業定位為行業“領跑者”,且將以政策資金和政府采購方式對“領跑者”先進技術產品進行政策傾斜,這體現出國家相關機構對于薄膜發電的信心。

    從麻省理工的報告中亦不難看出,歐美各國已把薄膜太陽能作為未來能源發展方向加以扶持。隨著資金投入與技術進步,薄膜太陽能將在世界電力市場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薄膜發電成本將迎大發展 或成太陽能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8/201586153154.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