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從新能源汽車看中國制造如何崛起正文

從新能源汽車看中國制造如何崛起

2015/6/23 14:15:40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5.36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與國外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的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用全球少有的加速度駛入世界的第一陣營,成為實現制造強國的重要載體。

    新能源汽車發展凸顯中國制造強國決心

    全球最大的汽車電子公司之一,英飛凌中國汽車電子業務負責人徐輝認為,政府一系列發展策略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而言頗具亮點。目前電動汽車領域中,電機、電控、電池的本土生產制造和設計能力都不落后于國際水平持平,新能源已經成為我國產業自主研發最好的體現。

    沈承鵬認為,《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為目前業界還在爭論不休的“新能源汽車是不是我國汽車發展方向”的問題打上了句號,也給了已在新能源領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企業定心丸。

    記者從北京、深圳多家新能源車企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熱銷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都供不應求,很多工廠都已滿負荷生產,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

    “傳統車領域國外有著百年發展歷史,我國‘超車’難度太大!北逼履茉雌嚳偨浝磬崉傉f,“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家都是5年前起跑,特別是純電動技術路線,完全拋棄對我國產業軟肋的依賴,所以最具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新能源汽車產業關鍵技術仍需突破

    當下我國新能源車企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但發展并非一日之功。在面臨的引導消費、充電設施、核心技術等眾多挑戰中,技術仍然是最讓人揪心的。

    專家指出,要想讓新能源汽車成為制造強國的載體,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關鍵技術仍需突破。例如新能源汽車所用的電子模塊,國內少有廠商能量產,因此國內主流的整車廠商,都在采用外國產品。

    此外,新能源汽車對半導體的要求明顯提高。根據英飛凌提供數據,2015年全球平均每輛車的半導體元件成本,混合插電和純電動汽車接近700美元,是普通車的兩倍多。然而,我國的芯片進口量大已是不爭事實,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含量大幅增加,給制造強國大戰略提出了挑戰。

    同時,智能制造水平也是產業短板。鄭剛說,近年我國汽車大規模流水線制造水平已和國外接近,但智能制造差距還很大。徐輝認為,要達到《中國制造2025》目標,還需在生產、系統調試、零部件生產等環節,都達到智能化生產,這僅是最基本的要求。

    新能源汽車發展留有巨大想象空間

    自主研發是挑戰也是機遇,新能源汽車發展遇到的問題將給中國制造強國帶來重要啟示。

    據了解,無論是聯網化還是車內娛樂系統,我國研發和生產能力都無疑是全球最強的,因此這將成為中國超越全球汽車行業的突出亮點。徐輝說:“車廠應該更加堅決地走自主研發的路線,如果總以國際廠商為主導,會漸漸分散弱化技術水平!

    沈承鵬表示,《中國制造2025》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等都占有很大篇幅。其中,作為智能制造的產品和信息化的承載平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必然占有一個重要的位置,它承載著智能制造、互聯網和信息化,并將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相結合,共同發展。

    沈承鵬說,《中國制造2025》的描述,給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一個很準確的定位,也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制造強國戰略當中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從新能源汽車看中國制造如何崛起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6/2015623141540.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