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作為全球新能源發展中重要的一個分支,連續多年裝機量迅猛增長,2015年裝機量的走勢又將如何呢?
做出預測之前,先來看看經過幾輪市場激烈競爭之后,全球市場當前的狀況如何。
十多年來,全球光伏裝機量增長幅度非常明顯。由于光伏產業仍然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其增長動力主要來源于政府扶持。
以德國為例,2000年該國實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在固定上網電價政策的帶動下,光伏發電得到了快速發展;美國能源部發布了技術手冊,用于指導企業安裝和使用太陽能,同時還為太陽能應用項目提供了25億美元的貸款擔保,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光伏的發展。
在各國政府的支持下,截至2014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已經是2000年的百倍之多。歐盟領跑,美、日、中三國快速發展。歐洲一直重視清潔能源的發展,歷年以來其光伏裝機量占全球的比例維持在80%左右。歐債危機發生后,歐洲裝機量出現了明顯下滑。美國、日本及中國作為后起之秀,裝機量增長速度較快。目前中國裝機量已經由全球總量的1%上升到30%以上。當前全球光伏市場已經從由歐洲主導逐漸向多元化發展演變。
全球裝機量呈現持續增長走勢,但增速波動較大,受政策影響較為明顯。具體來看,全球光伏業經歷了3次明顯的高峰,首先是2004年,增速超過90%,這次增長主要是由德國當年裝機量暴增所推動。2004年德國光伏裝機量為650MW,同比增長超過300%,占全球裝機量的60%,而此次增長的動力來源于德國《可再生能源法》中對于光伏發電全收購的優惠政策。其次是2008年,全球裝機量首次突破5GW,增長150%。當年西班牙裝機量達到2758MW,增幅超過400%,成為主要推動力量。此次增長同樣是由于該國政府并未對標桿電價進行下調所引發。
2010年,全球裝機量突破15GW,增幅超過100%。同年意大利裝機量增幅超過400%,政府補貼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很明顯地看到,全球裝機量雖然不斷增長,但增速受特定國家影響較大,顯示出光伏市場存在一定的不穩定狀態。
圖:全球光伏裝機量變動趨勢
目前光伏市場受各國政府政策的影響較大,對于2015年全球光伏市場走勢的分析,需要從近年來各國的相關政策入手。
德國政策有所收緊。作為支持新能源發展的代表性國家,德國對于光伏產業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但在去年德國通過了一項削減新能源補貼的議案,也就意味著2000年開始實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將發生巨大變化。
此前,德國通過光伏發電的固定電價機制,使光伏發電量使用比例大幅增長。經過10余年的發展,此種做法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過度補貼可能會損害德國的基礎工業發展,這次改革意在打破原有的補貼機制。政策的收緊將直接導致裝機量增速減緩,作為光伏大國,德國裝機量增速下降將一定程度拖累全球市場的增長。
歐盟將逐步取消可再生能源補貼。去年歐盟委員會出臺了一項新規,將逐步取消對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國家補貼,并且從2017年開始,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將被強制限制對可再生能源進行補貼。
此項新規的主旨是希望新能源產業更加市場化,不再過分依賴政府補貼,以加強產業自身競爭力。在補貼取消后,歐盟國家光伏的增長速度可能出現減緩。
烏克蘭取消對于太陽能電價的補貼。烏克蘭能源與煤炭工業部宣布,取消對克里米亞太陽能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補貼。補貼的取消和該地區被俄羅斯吞并存在很大關系,同時也是為配合風能的上網電價補貼。光伏補貼的取消將影響新增裝機量的增長。
美國對光伏領域出臺激勵措施。在美國新能源戰略的支持下,光伏發電量出現了快速增長,截至去年末,光伏發電量已經能夠滿足該國200多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
為繼續發展太陽能發電,美國能源部出資1500萬美元幫助家庭、企業和社區發展太陽能項目。美國環保局也推出綠色能源合作計劃,未來10年內將促使包括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增加一倍。美國政策很明顯有利于光伏領域的發展,作為新興光伏市場,美國光伏裝機量預期繼續回升。
英國光伏支持力度較大。英國史云頓市通過了一項措施,將允許光伏電站因地制宜,政府放松對光伏電站的控制,居民可以向議會推薦適合光伏電站開發的地點,之后將由議會審查其適宜性。如果被推薦的地點合適,那么該議會將指定其允許開發,這也意味著光伏的建設將不需要規劃申請。
英國這項措施給予了地方很高的自主性,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建設新的光伏項目,并且有望起到示范效應,使英國范圍內光伏裝機量出現迅猛增長。
整體來看,各國對于光伏的政策呈現差異化,在光伏成本不斷下滑的背景下,201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仍將呈現增長趨勢。美國、英國勢頭較猛,但鑒于幾個主要國家的趨緊政策,全球增速不會太高,預計稍高于2014年20%的增長水平。<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6/2015616114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