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電動汽車商業化元年 電池研發遇瓶頸正文

電動汽車商業化元年 電池研發遇瓶頸

2015/5/13 14:39:20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安全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是動力電池大規模應用的先決條件。我們一定要協同突破動力蓄電池及系統的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與低成本等關鍵技術,促進動力蓄電池系統集成和模塊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強電池單體、模塊、電池系統(含管理系統)的安全、運行環境下的可靠性與壽命等的考核。完善動力電池評價體系軟硬件建設,深入開展電池日歷壽命、溫度適應性(特別是高低溫下)等的考核!

    他認為,目前中國在下一代電池研發上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此輪競賽的關鍵是掌握先進材料、電池體系、電池及系統設計制造的核心知識產權。如果沒有合理的布局,扎實系統的基礎研究,難以想象我國能僅靠廉價的勞動力與原料,在今后的電池產業占據優勢地位。

    在2015上海車展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未來4~5年內,大眾汽車會陸續在國內生產15款新能源汽車,但目前已經明確的兩個電池供應商是韓國的三星[微博]和LG,與中國企業無緣。海茲曼表示,大眾在選擇供應商時,如果電池不能提供穩定持續的續航里程,不能在高溫中安全使用,衰減程度不能滿足電池8年不換,就根本不能進入大眾的采購體系。這一案例充分反映出我國動力電池面臨的挑戰。

    陳清泉說:“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以及下一代電池技術研究難度較大,迫切需要國家組織優勢力量,集中攻關,促進關鍵的原始創新,解決瓶頸技術,獲得知識產權,以便處于優勢競爭地位!

    他表示:“最近幾年,我每年都有兩個月時間在德國做研究。我觀察和體會到,德國在科技和產業創新中,協同創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國企業從大企業到中小企業,在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上競爭激烈,但絕不用價格戰擠壓彼此。德國企業之間聯系緊密,互通有無,他們將這種緊密溝通稱之為精英集群,共享創新和科技的紅利。尤其是在德國最具競爭力的化工、汽車、電子設備和工程領域,他們不會相互拆臺,而是通力合作!

  • 1
  • 2
  • 總2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電動汽車商業化元年 電池研發遇瓶頸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5/2015513143920.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