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作為多種能源轉化的出口,其供需形勢變化影響整個能源體系。都說“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那就讓我們看一看2014年電力供需的總結和2015年的分析預測。
2014年電力供需寬松,投資下降
從整體判斷來說,2014年整個供需情況是比較寬松的,上半年保持平穩的增長,三季度受氣溫的影響趨緩,下滑到1.4%,10月、11月用電量有小幅上升,3%左右。從整個供應來看,供應能力是比較充足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風電、水電發展是比較快的,火電增長速度比較慢,連續五年出現負增長,利用小時數下降比較大。從整個電力消費情況來看,下半年以來增長放緩,近三個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緩中趨穩。1~11月份用電量5.0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八月份達到一個最低點,已經進入負增長。9月、10月、11月緩慢回升。
從各個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前期增長比較快,第二產業大概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發展,從三產業來看,到了三季度已經連續下降,尤其居民用電,七八九到了低點,十月、十一月有了回升。
從各個季度來看,全社會用電量一季度是同比增長5.4%,二季度5.2%、三季度是1.4%,整體同比下降9.5%。三季度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氣溫的因素,七八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上年偏低,八月份全國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低0.2度,比上年同期低1.5度,全國除廣東和海外的其他所有省份當月平均氣溫均低于上年同期,受其影響,企業和居民用電需求減少,當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比下降5.7%。第三產業用電也僅增長1.1%,中、東部地區特別是華東、華中絕大部分省份尤為偏低。
從今年的前期電力供應來看,電力投資規模下降,1~11月份,電力行業合計投資完成6347億元,同比下降1.6%,電網投資比去年增長2.6%。電源投資下降6.2%,水電下降28.5%。
從發電來看,非化石能源發電保持較快增長,1至11月份全國新增裝機容量6706萬千瓦,截至11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12.8億千瓦,同比增長8.8%。
從設備利用小時數來看,除了水電,其他都在大幅度下降,水電增長300小時,核電降低400小時。風電同比降低204小時,火電降低262小時。
從跨區送電來看,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完成跨區送電20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東北外送同比增長28.1%,華中是17.6%,西部同比增長20.8%。前三季度,全國跨省送電同比增長12.6%。
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東北、西北整個供應能力比較富裕,華中、華北、南方比較平衡,華北供需平衡偏緊。從省級電網看,受機組改造、氣溫、電網受限影響,山東、河北、天津、江蘇、安徽、福建、河南、陜西、西藏和海南在部分時段有一定錯風。其中山東最大錯風360萬千瓦,河北、陜西和江蘇超過100萬千瓦,海南達到59萬千瓦。
2014年電力消費增速比2013年有較大幅度回落。下半年經濟增速放緩,內生動力減弱,除了八月份氣溫負增長以外,其他都在3%左右的增長水平,預計四季度大概用電量在3.3%左右,全年大概3.7%左右,比去年還是有一個較大回落。
從電力供應來看,預計2014年底裝機容量達到13.5億千瓦左右,煤電8.2億千瓦,非化石能源接近34%。從整個全年的供需情況來看,預計四季度全國電力供應形勢繼續整體的寬松,東北和西北還是富裕能力比較多,華東、華中和南方基本平衡,華北區域電力供需平衡偏緊。全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4300小時左右,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700小時左右,同比回落幅度較大,將可能為新世紀以來年度最低水平。
預計201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35%左右
從整個電力需求來看,2014年經濟持續放緩,顯示了減弱。從近期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可以看出:當前中央持續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的背景下,難以出現大規模的寬松政策,2015年經濟要進一步放緩。
未來我國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壓力日益加大,2015年是中央政府實現“十二五”能源減排目標的最后一年,2010年的時候為了完成目標,我們加大了一些節能減排的控制,可能用電也好、用能也好,尤其下半年大幅度下降,電力消費會受到一定的抑制。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1/2015171629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