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的長壽或許是一把雙刃劍。由于使用壽命較長,自然損壞帶來的替換市場必然不像傳統照明那樣龐大。傳統照明市場被替代完成之后,LED還將被用在哪里?這是整個LED行業都面臨的問題。近年來興起的智能照明,或許將為LED行業帶來新的商機。
智能照明隸屬于智能家居的范疇,智能家居則被認為是未來等量甚至超越智能手機的一個市場。近年來,在智能家居的熱潮下,智能照明也逐年升溫,大量企業爭相進入,試圖分得一杯羹。
國外方面,飛利浦、GE等國際照明巨頭紛紛推出新款智能球泡,尋找轉型方向。國內企業中,不但有照明企業和LED產業鏈企業涌入其中,甚至連京東和小米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玩“跨界”。
“LED最大的好處在于每個燈珠都可以單獨控制,可以用手機來控制明暗和色彩的變化。這可能是照明應用方面未來最大的市場!比蹣O光市場總監王軍表示。
飛利浦的Hue是目前智能照明市場的明星產品。據了解,這一產品不僅可調光、調色,而且可根據需求通過iOS或Andriod軟件端進行訂制。同時,飛利浦最新推出的智能照明軟件平臺,則能夠讓用戶完成不同場景的智能產品控制,在戶外和室內隨時連接系統內的LED照明設備。
近年來版圖日益擴張的小米也不甘寂寞,于今年10月中旬發布了4款智能家居產品,其中就有一款名為Yeelight智能燈的照明產品。相關報道顯示,Yeelight是一家智能照明創業公司,并于今年年初完成A輪融資,小米是其主要的戰略投資人。據Yeelight創始人姜兆寧透露,與小米合作的這款燈泡是經過定制的,頗有些“小米特供”意味,只支持通過小米路由器聯網來完成控制燈泡的操作。
業內人士表示,智能照明的本質是電子化和網絡化,不僅可以實現照明系統的智能控制,實現自動調節和情景照明的基本功能,同時也是互聯網的一個入口,從而衍生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智能照明的未來看起來十分美好,不過目前現有智能照明系統的各部分之間,從控制平臺、控制協議到光源產品,由于沒有統一的產品標準,導致產品呈現分散化、碎片化的特點。僅控制協議而言,目前市面就有WiFi、藍牙、ZigBee及NFC等幾種,控制平臺也有蘋果、安卓等可供選擇。顯然,智能照明的未來仍然需要全產業鏈的通力協作。<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4-11/20141131338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