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光伏行業一度跌入谷底。今年終于聽到了一些令人寬慰的消息。首先是2月1日,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做好2012年金太陽示范工作的通知》,市場預計今年規模將超過600兆瓦;隨后研究機構Wind資訊發布數據顯示,在已公布2011年度業績預告的48家太陽能發電板塊上市公司中僅15家出現預減,遠遠低于市場預期!
光伏產業急速下滑
在過去的10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突飛猛進。2007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光伏電池與組件的生產國。但產品90%以上出口,給我國光伏產業的迅速“跌落”埋下了巨大隱患。隨著歐洲債務危機影響的加深,歐洲國家不得不收緊財政支出,削減光伏補貼,光伏市場急速萎縮。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短期內投資過度,給光伏產業迅速“跌落”埋下巨大隱患。
2011年2月,德國通過光伏上網電價下調方案,規定只有當年裝機規模低于3.5GW(1GW=10億瓦)才不會下調光伏上網電價,否則裝機量每增加1GW,光伏補貼下調幅度將增加3%。2011年5月,意大利批準的新太陽能光伏發電補貼法案,將每年補貼資金限制在60億至70億歐元,并將補貼與裝機量掛鉤。由于歐洲市場光伏裝機量占世界總量的70%以上,這一重要引擎的突然剎車,對我國光伏產業帶來巨大沖擊。第二大市場日本則由于遭遇地震,光伏產品需求減緩。同時,美國、印度等國相繼向中國光伏企業發起“雙反”調查。曾一路高歌的光伏行業面臨嚴重供過于求的態勢!
由于國內社會資本逐利以及部分地方政府不顧實際的產業引導,我國光伏產業短期內投資過度,生產能力嚴重過剩。2008年,我國光伏企業尚不足百家,現在已超過500家,整體產能已達30GW至40GW,而201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僅21GW!
向內挖潛迫在眉睫
去年底以來,我國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國內市場對太陽能發電需求的引導,我國今年首次把太陽能發電納入能源發展計劃,并制訂了3GW的具體目標。市場預計最終的規?赡苓會略有超出。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國內光伏企業不可能一直依賴國際市場,必須更加重視國內市場開拓。
孟憲淦說,“十二五”期間,我國光伏發電將更加重視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因分布式光伏電站經濟性較好,對大電網的干擾較小,國外光伏發電中90%的比例就是分布式能源,目前的運行狀況也都比較穩定。<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2-12/201212101419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