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LED產業經過發展初期、產業起步期、產業成長期后,目前已步入了關鍵技術發展期,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
無序競爭影響行業發展
應對“專利”戰。自2010年開始,陸續有部分重要白光LED領域專利過期,換言之,LED產業在最近幾年將陷入頻繁的專利訴訟以及爭奪戰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申請的LED專利達12.4萬件,其中美國占2萬件、中國占2.5萬件、日本占4.9萬件。關鍵在于,中國的2.5萬件LED專利,大多集中在整個產業鏈的中下游,多屬于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是少之又少。在上游產業鏈上雖擁有些許外圍專利,但核心專利掌握度較小。
如何擴大LED普通照明市場,政府該如何扶持,市場該如何培育。之前LED熱的時候引來的一些盲目投資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惡性競爭,盲目投資導致惡性競爭,惡性競爭罔顧產品質量,劣質產品敗壞聲譽。于是,無序的競爭導致了一些企業倒閉,盲目投資的中小企業在這樣的寒冬當中可能撐不下去。對于在行業當中的產業來講,造成負面影響,如何改變?可能需要花費時間和成本慢慢消化這樣一些影響。對于本來困難的LED行業來說,是不是又給我們增添了一些不利因素呢?
發展要有長遠眼光
應對原材料短缺。高亮度LED芯片是基于金屬銦。其在地殼中含量排在第61位,戰略金屬排在第二位,開發和應用日漸增長,全球儲量不豐富、價格不斷增長,預期未來會出現周期性的短缺。若LED進入普通照明市場,帶來的問題是原材料充裕嗎?目前,國外很多機構和企業已經開始在探索新的芯片材料,我國也應該重視這個問題,著手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研發新的LED材料。
著力新技術的開發。如LED內量子效率的提升,還有封裝結構的改變,以及新型熒光粉/量子點、透明襯底、接觸材料、反射材料、二次光學/燈具反射器的設計、高性能驅動電源的開發等。
來自OLED的挑戰也不容忽視。LED和OLED各有所長,當LED被推向市場的時候,還面臨“同胞OLED的競爭。OLED目前顯示技術已相對成熟,并已進入市場,照明技術正受到重視,已在快速發展。目前商品級白光OLED光效已達50lm/W,是普通照明燈光的2倍多,壽命已達到10萬小時。而實驗室研發的白光發光效率達到120lm/W,已接近美國能源部對照明材料要求的150lm/W。
當然,目前OLED平面光源也面臨一些問題:OLED發光材料通電后抗氧化能力極差、怕水,需要真空玻璃密封,這樣就需要LTPSTFT基板,因此OLED應用在大尺寸領域的成本將居高不下;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的良品率仍然不高,從而大幅提高了OLED產品線的成本,同時也使得產量無法快速提高;由于發光材料性能不同,組件壽命受短板效應限制;面光源規格及其驅動電源標準還有待建立。<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2-4/2012451624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