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網已經進入全球化調整的階段。具備雙向交流的特性,變得更加智能,是世界電網發展的大趨勢。近年來,世界各國大力推動智能電網建設,輸電系統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
智能電網將使發電、輸電、配電、服務運營商、客戶等多個領域相互“對話”。智能配電網對基本負荷沒有影響,但是客戶可以通過其參與峰值載荷的管理,最終可以實現客戶與電網系統的互動。因此,分布式電源的存在將更顯重要。
當然,發展智能配電及分布式電源接入,還會遇到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如何確,F有電網的安全性,消費者是否愿意接受因為智能化改造而產生的費用等等。我們想要看到的最好的結果是,利用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的變化。
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給日本部分地區的電網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地震發生當天,電力負荷損失較重。但是一周后,大部分負荷恢復正常。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在日本,客戶使用的配電管理系統具備高速自愈功能,可以有效縮短斷電時間。受地震影響而下降的電力負荷每天都在回升,而且每日更新的相關數據通過媒體告知政府和老百姓,在地震后也起到了一定的穩定社會情緒的作用。
智能配網改變了傳統配網的一些特性,也必然給電網發展帶來一些挑戰。比如分布式電源接入,可能會對電網電壓造成影響,或者不經意地造成短路甚至引起配網孤島化等問題。
最近幾年,微電網這個話題在世界范圍引起熱議。分布式電源接入可以借助微電網的發展獲得一些優勢,變得更加穩定。如果能夠由一個先進的能源管理系統來控制分布式電源,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監控,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可能帶來的種種問題將會得到有效解決。
智能配電及分布式電源接入是堅強智能電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但是,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儲能設備及微網等新型電源及負荷直接接入配電網,給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新的技術問題和挑戰。因此,配電網急需發展新的技術和工具,增加配電網的可靠性、靈活性及效率。從我們此次收到的論文來看,目前,各國都在積極開展許多相關研究,開發實用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法,從而應對新的挑戰。
世界各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包括智能配電與分布式電源接入的新技術標準與規范獲得發展,建成多個智能配電與分布式電源接入工程示范項目,研發了新的管理和控制系統。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新的智能配電網技術標準規范,發展新的規劃和運行工具及系統,在配電網中擴展和推廣應用示范工程成果,開拓新的領域,加強國際間的交流,互相學習成功經驗,以適應堅強智能電網發展的需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9/2011930155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