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況不佳影響,太陽能光電市場等待降價氣氛濃厚,第4季6吋多晶硅晶圓下砍目標預估要達到每片1.6美元,相較目前報價1.8~1.85美元下滑11~13%,太陽能業者指出,這是目前大陸市場普遍認知的目標價格,預估下周落實與賣方議價,將會更為明朗。
由于諸多下游業者訂單能見度不佳,市場預估第4季太陽能產品將再進行一波降價,才能有效刺激需求,近期大陸市場傳出,下游業者預估第4季的議價中,主流6吋多晶硅晶圓目標議價為1.6美元。
大陸太陽能業者表示,目前多數下游業者均認為,第4季每片6吋多晶硅晶圓的報價,必須由目前的1.8~1.85美元下調11~13%,至1.6美元,需求才有機會再受刺激而啟動,產業鏈才有生存的曙光,否則很多業者恐怕必須面臨更嚴酷的挑戰。
不過,大陸太陽能業者坦言,這是買方心中的目標價,目前買賣雙方仍在角力中,預估下周將開始進行大規模議價,報價走勢才會趨于明朗化,而1.6美元其實也是目前市場預測第4季的價格走勢。
太陽能業者說,由于業者接單情況差異頗大,除了有相當比例業者透露訂單能見度不佳外,部分業者早已放棄迎合最后太陽能系統搶裝潮、做最后搶單沖刺,再加上產能利用率甚至已達到相當低的水位,對某些下游業者來說,第4季怎么期待都不會好。
對這些業者來說,第4季多晶硅及硅晶圓價格走勢恐怕已經沒那么關鍵,部分業者私下坦言,由于訂單能見度不佳、再加上傳統淡季將至,除了手中多余的多晶硅外,硅晶圓也是出清的材料之一。
就整體市場來看,硅晶圓的供給也因為下游業者的出清而增加,但市場對硅晶圓的需求恐怕無法同步增加,硅晶圓價格勢必得跟著下滑,至于1.6美元將在第4季初還是末才遇得見,太陽能業者說,得視與硅晶圓廠議價后才能明朗。
大陸垂直整合廠包括尚德、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晶科等,第2季受到市場需求凍結影響,各家垂直整合業者的毛利率區分在20%以上、10~15%左右及5%左右等,差距甚大,各垂直整合廠除了本身擁有自制的硅晶圓產能外,亦有相當比例采取委外方式取得。
以目前市場來看,第四季全球太陽能需求展望并不樂觀,目前歐洲市場的庫存水位持續升高,而中國與日本市場的需求并不如預期,因此廠商對于庫存水位的調控轉趨積極。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EnergyTrend的了解,由于原料廠持續塞貨給下游廠商,使得廠商積極出清庫存,有業者表示目前出清庫存已是第一要務。而這樣的狀況將導致市場的報價持續走低,使得現階段現貨市場的價格呈現紊亂的局面。
根據EnergyTrend的分析,下游廠商的需求并未成長,但上游多晶廠出貨的動作并未停止,使得下游硅晶圓與電池廠商目前面臨極大的庫存壓力。而為了降低損失,買賣雙方持續針對價格與供貨進行交涉,而有些廠商更是斷尾求生,直接終止合約的履行以降低庫存的壓力;而大部分的廠商均將多余的庫存在現貨市場上進行拋售,使得多晶硅價格持續走跌。雖然上游多晶硅廠擁有長約保護,短時間內仍可享受較佳的售價與利潤,不過一旦價格差距過大,將促成更多廠商針對長約內容進行調整,終將對多晶硅廠商產生不利的影響。根據調查,本周多晶硅的現貨價格已逼近$40/kg的關卡,目前平均價格來到$48.61/kg,跌幅為1.56%。
而在硅晶圓、電池與、模塊方面,也呈現走跌的趨勢。在硅晶圓部分,多晶的最低價格已接近$1.7/piece的水位;而單晶的價格趨近于$2.0/piece;電池方面,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最低價格來到$0.67/Watt;單晶部分則來到$0.72/Watt。本周硅晶圓價格出現明顯調整,多晶硅晶圓的平均價格來到$1.871/piece,跌幅為2.81%;單晶硅晶圓則為$2.435/piece,跌幅為2.29%。電池部分則小幅下滑至$0.717/Watt,跌幅為0.42%。除此之外,薄膜本周報價也出現調整,目前平均價格為$0.927/Watt,跌幅為0.54%。
展望未來,保利協鑫(GCL)與鴻海集團(Foxconn)連手進攻全球太陽能市場。由于全球太陽能市場已陷入價格競爭與低毛利的境界,此時鴻海集團與保利協鑫合作進入電池與模塊制造,預料將利用成本優勢來搶攻市場,全球太陽能電池與模塊廠商將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EnergyTrend認為這將加速全球太陽能產業重整的速度,未來具有成本與技術雙重優勢的廠商才能夠存活。<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9/20119221456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