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電網提出的智能電網發展目標來看,預計到2020年,有關智能電網的直接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梢,國家對智能電網建設的支持與關注起到了積極推進的作用。
據了解,2010年至2011年一季度期間,共有6家智能電網相關企業獲得了風險資本的青睞,共計獲得超過2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該筆直接投入資金還會大幅度帶動其他資本的進入,未來關于智能電網的投資將會超過10萬億元。
傳統電力設備供應商受益
智能電網倡導者習慣這樣描繪“智能電網生活”:空調能夠感知用電高峰電價上漲,自動調整溫度,為您控制用電量及節省電費;調度中心大屏幕能自動顯示網絡故障方位并自動解決;屋頂太陽能發電所得在自用之余可以出售給電網;電動汽車可以實現電能的“上傳”與“下載”,并參與電網調峰……
ABB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前進認為,“智能電網是未來整個電力網絡的演變方向,它涵蓋了發電、輸電、配電、終端使用的整個過程,著重于新能源的接入以及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從全球范圍看,隨著智能電網成為美國新能源政策的重要內容,其漸被業界關注。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以極快的反應速度,將“智能電網”上升到戰略層面,“捆綁”其特高壓概念。在美國人尚未拿出太多真金白銀推行智能電網戰略的同時,國家電網已經拿出了2010年、2015年、2020年三步走的規劃。中科院院士盧強曾經預計,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網智能電網計劃三個階段總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
目前,智能電網最直接的受益者將是電力設備企業。相關分析認為,設備投資將占智能電網總投資的40%左右,即4000億元市場規模。不過天津大學一位研究智能電網相關行業的博士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智能電網雖然是電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要真正發展起來或許至少要10年以上的實踐,而智能電網相關投資由政府嚴格監督規劃實施!
中國的“智能電網”建設仍然是傳統的電力設備供應商受益,類似于美國版“智能電網”中的各類新興技術和服務提供商則受益不會太多。傳統電力設備供應商的受益和盈利程度,最終仍取決于行業供應格局和企業自身地位。
物聯網推動智能電網發展
必須承認的是,隨著近年來物聯網技術應用熱潮的來臨,對提升智能電網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五大環節的信息收集、信息智能處理、信息雙向交流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自2009年中央領導提出加快物聯網研究以來,我國物聯網高速發展、邁向產業化的序幕已經被揭開。而智能電網作為國家“十二五”期間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十大重點應用領域之一,也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關注,在已經出臺的地方規劃中,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都已經將智能電網列入地方物聯網3-5年發展規劃中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從業界的認知來看,智能電網將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三大特征,而物聯網則是實現這三大特征的重要推手。通過物聯網應用,能夠更好地提升現有輸電能力和各級電力設備利用率,提升電網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戶的用電質量和用電效率,并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這些都將對智能電網的建設帶來正面的影響。
從發電環節來看,趙一颋認為,引入物聯網應用可以實現對發電設備狀態的詳細調查、狀態預測和調控;同時,通過對異樣數據的監察和檢測對事故的發生提出預警,預防和減少重大事故的發生,提高發電設備的運行壽命,提升運行效率。
對于輸電環節而言,通過在輸電線、基站或其他重要設備上部署傳感器實現整體輸電線路的實時監控,受損害目標識別以及損傷區域定位等功能,提升對輸電設備的全方位方式能力。就變電環節而言,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智能巡檢和自動調節技術實現故障的快速處理以及智能變電。例如,智能變電站就是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可以通過智能開關以及電子式互感器實現數據采集,信息共享,智能調度等功能,從而實現變電站的全自動化操作,在做到自動化快速處理的同時降低人力成本。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9/20119221123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