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電荒”現象背后的電力調控機制正文

“電荒”現象背后的電力調控機制

2011/5/12 9:28:33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日前,我國多處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電荒”現象,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等十余省市均不同程度地遭遇缺電危機,各地相繼展開了拉閘限電等措施。

    作為轉型經濟的特點之一,我國的電價仍由政府控制,沒有實現市場化。政府管好電價,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政府能夠預測電力需求變化,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運用行政手段調控電力投資,包括總量與結構兩個方面;二是政府能夠適時、適當地控制電價!半娀摹弊鳛閷﹄妰r控制的結果大家有目共睹,政府是否具備這兩個條件也自然無需爭辯。

    政府認為自己能夠管好電價,主要是以原料和產品的實物指標為依據的,全國范圍內電煤的供應基本充足,而且增產潛力較大,發電裝機容量可以基本滿足用電需求。但是,它卻忽視了電煤和電力價格指標背后的供求關系,計劃經濟的習慣性思維與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發生了嚴重沖突。我國煤炭價格已經實現市場化,但由于電力生產與銷售環節尚未市場化,因此上游電煤價格放開并不能通過產業鏈條傳導至下游,由于電煤占到全部煤炭的50%,煤炭成本又占電力發電總成本的70%,電煤價格上升必然擠壓發電企業的利潤,造成大面積虧損,這種“一頭放開、一頭封死”的做法讓發電企業叫苦不迭,從而相應降低它們發電積極性,通過各種手段減少電力供應,導致電力缺口。由于國民經濟對電力需求較大,電力生產總量仍在擴大,從而推動電煤價格繼續上漲,使得煤電關系陷入惡性循環。

    既然政府無力管好電價,何不完全放開?其實,政府也有苦衷,在各方利益沒有理順的情況下,完全放開會帶來巨大的價格波動,引發一系列負面效應。政府身處“荒”與“變”的“兩難困境”,“忍荒拒變”往往成為一種次優選擇,這也符合我國漸進式改革的思路。但是,這種選擇雖然可以暫時維持原有局面,但往往可能錯失改革良機,使電力供求矛盾越積越重。另外,即使政府能夠大膽地行政調價,也會引起煤炭企業和發電企業的“道德風險”問題,各方都難免會用較大的精力預期政策變化,導致一定程度的“政策失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行政調控價格只能是一種臨時性、過渡性的措施。

  • 1
  • 2
  • 總2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新浪
本文鏈接:“電荒”現象背后的電力調控機制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5/201151292833.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