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化UPS市場一直是具有爭議的,從技術升級,到市場應用的普及,模塊化UPS也經歷了一番周折,最終被認可?蛻魧τ谶@種更符合應用的UPS系統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強,但是,相對于傳統的UPS系統,客戶對模塊化UPS還存在著種種疑慮,主要集中在價格、維護、可靠度、綠色環保、功率容量等方面,本文就以上幾個問題做出論述。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模塊化UPS價格普遍高于傳統UPS,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各個廠家可能不盡相同。由于模塊化UPS無論是技術理念、智能控制,以及很多內在的性能指標,包括整體功能性都要優于傳統的UPS電源,所以成本確實增長不少,技術實現上也是有相當的難度。如果僅僅從單臺購買的價格來講,模塊化UPS可能會高于普通UPS,但是從長遠的使用成本來看,模塊化UPS特有的功能將會為客戶帶來更多地好處,無論單機系統可靠度,還是維護和修復的成本方面,模塊化UPS都有傳統單機無法比擬的優勢,從長期的使用成本來看,模塊化UPS實際上是為客戶省錢了。
其實購買UPS在某些方面就像購買汽車一樣,我們現在買車不僅僅的只考慮價格了,因為我們都知道,對于我們使用者來講,購買價格只是一次性的投入,但是,在我們使用汽車的期間,我們還要在汽油費用,維護保養修車費用上做綜合的考慮。UPS其實也是一樣,需要綜合的考慮,包括整機效率,代表著會不會費電,多花電費。維護保養,維修所需要負擔的費用等等。當然,隨著模塊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以及使用上越來越普及,模塊化UPS的價格也不會永遠的“高高在上”的。臺達的HIFTUPS——高智能容錯性UPS,就是采用的模塊化的架構設計,從功能性和整體性能指標上都要強于傳統UPS,但是由于HIFTUPS在模塊化技術上非常成熟,并且臺達在全球的規模生產和銷售,使得HIFTUPS其實可以提供更高的性價比。
另外,談到價格差,這里有個比較方法的問題,通常模塊化UPS都構成冗余系統,例如臺達的HIFT可由5個20KVA模塊組成80KVAn+1系統,其可靠性和可用性遠高于80KVA單機UPS,如果要求由單機UPS組成同樣性能的系統,那么就要用兩臺80KVA單機組成1+1冗余系統,或由40KVA的單機組成2+1系統,或者由20KVA的單機組成4+1系統,不管哪種方式,把單機總費用和備置冗余系統時的附加設備費用加起來,其結果是,模塊化UPS的價格并不像人們談論的那樣比單機價格高。
隨著我國IT技術的普及與應用,我們現在的工作其實是已經完全離不開IT技術了,作為企業客戶來講,更是如此,甚至整個企業的核心就依賴于IT技術的應用,比較明顯的就是銀行、證券公司等等。其實這樣的變化帶來了客戶對于UPS的需求的一個顯著的變化,以前客戶使用UPS,更多地是為了在市電斷電時,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保存數據,以免數據丟失。但是現在,客戶購買UPS,更多地是為了保證系統可以連續的工作。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們都知道,作為電力電子設備的一種——UPS來說,再可靠也不能保證永遠不壞,但是一旦壞了,客戶的系統就沒有辦法連續工作了,這個時候,退而求其次,既然UPS是一定要壞的,那么能不能有一種系統可以在UPS故障的時候也可以連續的有保護的供電,并且可以快速的修復故障呢?其實這就是我們現在常常提到的UPS的可用性了。UPS的可用性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客戶所關注,其實這也是傳統UPS和模塊化UPS在維護方面最大的區別。傳統的UPS一旦出現問題,客戶需要報修,廠家工程師電話判斷,工程師上門,工程師現場修復等等一系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會導致時間更長,比如說堵車,工程師帶錯備件,工程師經驗不足導致判斷故障錯誤等等。那么,這種情況下,對于要求系統連續工作的客戶無疑是一場災難。而模塊化的UPS,由于它本身是冗余系統,在一個模塊故障時,可以在系統不斷電的情況下快速熱插拔,修復好系統,壞模塊返回廠家維修整個修復過程和時間完全可控。
還有一點,對于傳統UPS維修,工程師的現場對故障只是經驗性的判斷,由于工程師的經驗不足,以及缺少專業的檢測設備,很有可能只檢測出了明顯損壞的元器件,而忽視周圍其他的雖然沒有明顯損壞,但是性能已經變壞或者只能降容使用的元器件,而導致設備剛剛修好,沒有多久又壞了。而模塊化UPS是一換就一個模塊,換下來返場維修,更換人員甚至不用專業的工程師就可以進行,返場維修的模塊,由于工廠的設備以及檢測環境的完備,修復起來比較普通的UPS現場維修可以大幅降低“再故障發生率”。
說到UPS的綠色,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效率問題,大部分模塊化UPS采用的都是無變壓器的設計,IGBT整流,相比較傳統的可控硅整流的UPS,在整機的效率上有很大提升,就拿HIFTUPS來說,當負載15%時,HIFTUPS的效率就可以超過90%,負載27%時,整機效率超過94%,絕對是綠色環保型UPS,而效率的高低直接會影響到客戶未來的使用成本,并且輸入諧波小于3%,幾乎對電網不會造成影響,輸入功率因數大于0.99,損耗非常小,包括電磁兼容干擾符合國際標準,無鉛制成生產,以及可回收的包裝,所有的這些,從各個方面都反映了HIFTUPS是真正的綠色環保產品。
以前,很多人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在很多應用場合,模塊化UPS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不如傳統UPS。其實恰恰相反,模塊化的UPS無論從可靠性,尤其是可用性方面,均要高于傳統的UPS。我理解很多人認為模塊化UPS可靠性不如傳統UPS的想法,其一是從模塊損壞率去考慮的,模塊化UPS的模塊的可靠性與單機比是同量級的,由于模塊數量比單機數量多,因此模塊化UPS的模塊故障率比單機高。其二是是從技術系統架構上去考慮的,由于模塊化UPS是多個模塊并聯運行,中間節點很多增加了,所以有些人會認為,節點多就代表著不可靠的因素就多,所以可靠性就差。我理解這種說法,在整個供電系統中,節點越多可靠性越差,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需要分辨一下,這種節點是到底是串聯的還是并聯的,如果一個系統,各個節點串聯,那么,無疑的是,節點越多,可靠性越差。但是,如果是并聯的節點,就不一樣了,并聯更多的是解決冗余備份的問題,所以,如果你是并聯的系統,節點多并不能就說明系統可靠性差,反而會更好些。
傳統的1+1冗余并聯,可靠性要大于單機運行,而N+X并聯并不是模塊化UPS所獨有的,傳統的UPS也可以作N+X并聯的解決方案,在很多銀行系統都是在應用著N+X的解決方案,就這兩種方案來看,從可靠性上來講,如果N+X的方案中X大于1,那么他一定是比1+1冗余并聯的方案可靠性更高的。可通過列舉可靠性模型推斷出來。簡單來說,1+1的方案,如果有兩臺中有一臺故障,UPS還可以正常運行,如果兩臺同時故障,系統就會失去保護。而N+X方案,如3+2,可以允許2臺同時故障,UPS還是正常運行,如果三臺同時故障,系統才會失去保護。而3臺同時故障的幾率要遠遠低于2臺同時故障的幾率。所以N+X方案,當X大于1時,他的可靠性是遠遠大于1+1的方案的。
之所以傳統的UPS很少采用N+X冗余,主要是因為成本過高。而模塊化UPS由于本身特殊的架構設計,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與單機比比如單機)做成N+X冗余的系統方案,為很多既要高可靠性,又要節省資金的客戶提供了可能。
至于可用性,它取決于故障修復時間,這里講的修復時間并不意味著系統斷電,單機故障會使系統斷電,而模塊化UPS和由單機組成的各種冗余系統故障時是不斷電的。但是,由單機或由單機組成的各種冗余系統的故障修復時間是很難確定的,統計數字是8個小時,而模塊化UPS的模塊故障修復時間是可預計的,通?尚∮10分鐘,兩者相差幾十倍,所以,在任何配置情況下,模塊化UPS的可用性都比單機高。
對于UPS的功率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模塊化UPS在功率上達不到傳統UPS的水平。但是近來,有些廠商推出了單個模塊25KVA(甚至更高功率)的模塊化UPS。那么在一些需要大功率UPS的應用場合,模塊化UPS是否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也是困擾客戶的一個主要的問題。
從電路技術和元器件水平看,單機UPS和模塊化UPS沒什么區別,也就是說,單機UPS能做多大,模塊化UPS也能做多大。但是,模塊化UPS的最大特點是其模塊可以拔插,這樣就受到了模塊的物理尺寸、重量和輸入輸出接點工藝的限制。這就是為什么模塊化UPS推出的初期都是小功率的根本原因。隨著電路技術的進步,設備的小型化,以及拔插工藝的改進和拔插輔助工具的設計,模塊化UPS的功率在迅速增大,目前已知的最大功率模塊化UPS是:單塊單相UPS模塊是60KVA,三個單相組成三相是180KVA,由10個180KVA的模塊可組成1.6兆瓦的系統。解決輸出功率的方法還有另外一種途徑,即模塊化UPS并機系統,中達電通公司的HIFTUPS單臺最大功率是120KVA,但HIFTUPS有多臺并機功能,例如,由4臺HIFTUPS就可組成480KVA的系統,可以滿足一般的大功率應用場合的要求!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0-8/20108231749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