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小型化趨勢將電阻器技術推到了極限。例如,0201尺寸的片狀電阻器僅封裝就大約占到了元件總成本的60%。對某些在電路板上同一相鄰位置使用相同電阻值的設計來說,片狀元件陣列可以幫助緩解布局和封裝問題。不過,這并不適用于所有廠商。
厚膜和薄膜技術的最近發展可以在給定的芯片尺寸上實現更高的額定功率。眾所周知,與厚膜電阻元件相比,薄膜電阻元件具有眾多性能優勢,而厚膜電阻器唯一的明顯優勢就是成本。
借助最新的材料和工藝進步,這種明顯的成本差別可被顯著降低,這很可能會對片狀電阻器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目前,一種合理的預期是,容差1%、電阻溫度系數(TCR)為±100×10-6/℃的商品薄膜片狀電阻器的價位將與同等精度的厚膜電阻器的價位大致相同。
在硫含量較高的環境,例如汽車裝備、工業設備和重型農用和建筑設備中,由于硫化銀的形成,常見的厚膜片狀電阻器會出現阻值偏移問題。硫滲過電鍍層和屏蔽層,與銀接觸形成硫化銀(如圖1所示)。
圖1 硫滲過電鍍層屏蔽層與銀接觸形成硫化銀
硫化銀是不導電的,而持續暴露在硫環境中將意味著更多硫化銀的形成,直到所有的銀都完全轉化成硫化銀。導電層將因此被中斷,而該元件將變成開路。對任何汽車或工業設備制造商而言,這是一種特別令人沮喪的現象,因為它是一種在制造時完全無法檢測的潛在故障。有些汽車和工業設備制造商已經通過密封電子設備,成功地阻止了硫化銀的形成,但要將該方法應用于所有情況并不可行,而且這并不是一種能確保防止硫污染的可靠方法。
- 1
- 2
- 3
- 總3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與非網
來源:與非網
本文鏈接:薄膜電阻器提供不滲透硫的解決方案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11/2009112514610.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11/2009112514610.html
文章標簽: 薄膜電阻器/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