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成冠軍:永恒追求的“冠軍”之路
訪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民英
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近三十年的快速成長,東莞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東莞奇跡”。如今,在繁華的珠三角地帶,在這座名叫東莞的城市里,一個名叫志成冠軍集團的公司也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志成冠軍,志氣成就冠軍。1992年從一個小小的電子變壓器來料加工廠開始,經過痛苦而睿智的技術升級產業轉型,以“三級跳”的方式不斷成長為不間斷電源行業里的標桿企業,走出了一條名副其實的“冠軍”之路。那么,這中間曾經歷了怎樣的波折?遇到過怎樣的驚濤?是“冠軍的膽略和勇氣”每每在關鍵時刻引領了前行的方向么?我們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三級跳”成就“冠軍”之名
在變幻莫測的市場浪潮中,志成冠軍集團一直深藏信念,用領先全球電源行業的創新思維開辟先河,成就今日“志成冠軍”。
作為中國專業電源和蓄電池研發與生產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志成冠軍集團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成立的前三年是加工業階段。1992年的一個秋天,東莞市塘廈鎮悄悄迎來了志成電子的落戶。成立伊始,志成冠軍只是個來料加工型小工廠,開始依靠為港企做電子變壓器的來料加工維持生計。然而,來料加工的技術含量很低,這也就注定了市場競爭的激烈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加上國內外的競爭,來料加工的利潤日漸微薄,路子越走越窄。
第二階段是技術創新階段。從1995年到2001年,志成冠軍主動尋求企業突破口,形成主業,構建產品系列框架的階段。這一階段已經化被動加工為主動尋求市場突破口,并且開始積累市場經驗,發現市場空當。擺脫“三來一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其核心基礎是技術創新。志成冠軍用四六分成吸引來能夠幫助企業轉型的技術人才,其膽略和勇氣是“三來一補”的抱殘守缺者所不能想象的。
第三階段是專利技術開始發揮作用的2001年到現在。在這個時期,志成冠軍非常重要的經驗是對內建立了一支核心的技術團隊,對外形成了一套產學研相互配合的運作系統。這支團隊和這套系統的作用是一方面保障原有產品的穩定提高,另一方面拓展產品的發展空間,為企業占據制高點尋求突破口。志成冠軍的突破口就是獲得國家專利金獎的“大容量不間斷電源”。
志成冠軍17年的發展歷程給出了實現轉型的最好答案。志成冠軍采取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做法,三次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開始了“三級跳式”發展。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經歷了從“東莞市塘廈志成電子器材廠(1992~1999)”——“廣東志成冠軍電子實業有限公司(2000~2001)”——“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2002~)”的發展沿革,注冊資金依次從28萬元、1000萬元增至5000萬元。
“開拓創新”鑄就“冠軍”之位
敢于接受新的挑戰,在開拓一個全新領域的過程中不懼怕可能的失敗和風險,只有開拓進取,才能永駐高峰!
回首往昔,從加工貿易到做自己的產品,志成冠軍用了三年時間。
1995年,中國UPS市場格局開始出現重大變革,國內用戶的需求逐漸從后備式UPS向在線式UPS轉變,國際品牌也全面進入中國市場。1995年,志成冠軍抓住時機,重金從國內相關電子研究所引進三名在國內UPS和蓄電池行業卓有建樹的專業技術人才。同時,公司也注重引進中專、大專、本科和有實踐經驗的研究生等專業技術人才,組建了廣東志成冠軍科研所,自主研發、生產、銷售不間斷電源(UPS)及其配套的新型蓄電池,從而一舉告別了3年的來料加工歷史。
同時,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通過技術鏈的逐步完善,志成冠軍率先成為在國內不間斷電源行業從UPS主機所需的部件電子變壓器、電子控制板、機箱和蓄電池所需的鉛酸極板電池架等能夠全程自行生產的企業,形成了產業鏈。到1998年,志成冠軍集團已初具規模。
技術的升級使得志成冠軍重現勃勃生機。依靠這個科研平臺,在1997年至2000年的四年時間里,志成冠軍每年都有3至5個自主開發的新產品投放市場。
在2000年的一次打假行動之后,志成冠軍開始把自己核心產品的外觀、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打包申請專利。之后,志成冠軍成立了直屬公司董事局領導的知識產權部,專職和兼職人員近20人,制定了知識產權管理辦法,設立了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目前,志成冠軍已經授權的專利達到37項。此外,公司還建立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志成冠軍在專利上的熱情使國外一同行設在上海的分公司也驚呼,“這個對手遲早會在市場上和我們正面交鋒!
2000年,志成冠軍獨立研發出在線式1-10kVA、10-30kVA的中小容量不間斷電源和在線式40-120kVA的三相大容量不間斷電源,以及后備式和在線互動式三大系列的不間斷電源,實現了品種齊全。其中三相大容量不間斷電源屬國內首創,從研發到投產僅用了9個月時間,填補了國內這項技術的空白,打破了該產品在國內市場被國外幾家巨頭壟斷的局面。
另外,本土化生產更使得志成冠軍在價格上擁有優勢,很快就打開了市場。這些產品相繼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和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并獲得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多項專利。
“產學研戰略”登上“冠軍”之鼎 通過走產學研合作之路,志成冠軍培養了人才,增強了獨立創新能力,還確立了技術價值導向。 從2001年起,志成冠軍告別了貼牌的經營方式,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和國內高校聯手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確立產學研合作的發展戰略。從此,志成冠軍開始走上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從來料加工型變成“自有品牌,自主技術”型企業。
為了帶領公司搶占制高點,志成冠軍首先瞄準了門檻最高的UPS大功率不間斷電源。2001年3月,志成冠軍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電源研究院”,相繼攻克并聯冗余技術、模塊冗余技術、高頻化技術、數字化技術、變頻技術、光伏并網發電變換技術、多制式技術,并形成單項技術產品和技術集成產品,使不間斷電源的容量單臺達到300kVA,并聯達到1500kVA,實現了技術的大跨越和產品性能的大提高。尤其是將DSP數字化技術導入了不間斷電源的設計和控制系統之中,使志成冠軍不間斷電源的核心技術追趕上了國外同行花了二三十年才掌握的國際先進水平,并以高性價比打破國外同行的壟斷。目前,志成冠軍已經手握40多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儼然成了國內不間斷電源的標桿。
2004年公司與武漢大學國家多媒體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合作,共同組建“網絡多媒體技術研究院”,研發出與不間斷電源產業配套的編解碼網絡視頻服務器、城市安防視頻監控報警多級聯網系統平臺和車載移動報警硬盤錄相系統三項軟件產品,拓寬了技術發展領域。李民英總工程師表示,安防產業尤其是光伏產業的形成,有可能成為志成冠軍產業升級的亮點和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的引擎。
為了延伸不間斷電源的產業鏈,志成冠軍2007年又與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開展合作,共同組建“太陽能發電研究院”,研發出高效低成本非晶硅太陽能電池,與現有的逆變電源和蓄電池一起組成光伏發電系統。
雖然金融危機對志成冠軍并沒有造成明顯影響,但是志成冠軍將企業發展目標又投向了產業升級,在繼續抓好其UPS主導產品的同時,又在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以新開發專利項目“非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為支撐,志成冠軍在陜西榆林投資1.7億元的5MW光伏電站項目已經全面啟動,有望于年內開工建設,此舉將帶領志成冠軍從此大步走向新能源領域。
“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边@是志成冠軍拿到國家專利金獎后擬定的匯報材料中對企業轉型升級經驗所做的總結。技術騰飛后,為了使管理水平也能與國際接軌,志成冠軍決定“牽手”世界500強的美國通用電氣。據悉,通用電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志成冠軍的管理做一次全面“體檢”,公司會對照體檢報告做整改。
目前,志成冠軍已經成為全國電力電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不間斷電源設備與技術委員會籌備單位,這意味著不間斷電源設備的系列國家標準,將由它牽頭組織編制。
“求新求變”闖出“冠軍”之路
技術創新就是不斷主動求變、升級轉型,根據市場需要,縮小與同行業先進技術和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 近年來,志成冠軍公司的利潤增長率一直高于企業銷售收入的增長率,增量部分主要來自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百I別人的技術只是權宜之計,往往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買到的技術很難消化”,李民英總工程師如此表示,“而這也正是志成冠軍之所以選擇自主創新而非直接買技術的原因!比缃,志成冠軍依然堅持自主創新,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先后以產品整體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技術先進水平的技術創新成果,填補了國家10項空白。目前產學研合作中的9個項目分別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和國家重點新產品等國家科技計劃。
自2008年以來,公司被重新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4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還被認定為首批29家“廣東省創新型企業”、50家“廣東省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和再次被評為“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及2009年100個“廣東省先進集體”之一。
無疑,通過產學研的合作,志成冠軍不僅僅從技術到產品實現了升級,同時也給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使企業走上了超快速的發展道路。據悉,志成冠軍經濟總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高端的新產品貢獻了公司一半的銷售額和80%的利潤。2001年,志成冠軍產值不夠1個億,只有7000多萬元。2007年年產不間斷電源31656臺/套(其中30KVA以上的中大功率不間斷電源占61.9%),實現銷售收入8.57億元,同比增長77.4%;實現凈利潤5187萬元,同比增長36.2%,創歷史最高紀錄。即便是2008年,受金融海嘯的影響,出口額銳減,公司銷售收入為7.12億元,比上一年度減少了1億多元,卻創下了凈利潤同比增長近1000萬元的驕人業績。其時,志成冠軍已有總資產4.29億元,無不良資產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率保持在30%左右的良好狀態。志成冠軍的經濟實力通過技術實力的提升,增強了競爭力,經濟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2009年1月以來,公司銷售仍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2008年7月,志成冠軍大容量不間斷電源拿到了國內專利方面“奧斯卡”——“中國專利金獎”。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志成冠軍勝利完成了為國家體育中心和北京奧運新聞中心電力保駕護航的任務。談到這些成就,志成冠軍總工程師李民英表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只有不斷主動求新求變,堅持做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才能闖出一條成功大道。”
“利潤奶!贝蛟臁肮谲姟敝畨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危險的。面對有限的市場容量,志成冠軍在不斷開拓海外市場的同時還選擇了向相關產業擴張,養更多“利潤奶牛”。 2004年4月,為實現跨技術領域發展,志成冠軍再次瞄準網絡多媒體技術產品,與國家多媒體軟件工程技術中心的依托單位武漢大學合作,共同組建“網絡多媒體技術研究院”,專門開發與不間斷電源產業配套的城市安防視頻監控系統。在志成冠軍的產品展覽室里,李民英總工向我們展示了一套使用志成冠軍自有品牌不間斷電源和視頻監控的解決方案:“網絡視頻監控設備一旦停了電就無法保存記錄,而不間斷電源又恰好是志成冠軍的看門產品。網絡視頻監控與不間斷電源正好可以相輔相成,促進彼此的市場增長。”
除了視頻監控,志成冠軍還相中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這頭大的“利潤奶!!肮夥l電系統中的逆變器、控制器和蓄電池都是支撐冠軍的主打產品,依托這么好的產業配套基礎,正好可以嘗試向太陽能發電這樣的高端產業擴張。”李民英總工程師興致勃勃地表示。
2007年,志成冠軍再度攜手華中科技大學共同組建“太陽能發電研究院”,研發高效低成本的非晶硅太陽能電池。隨后,志成冠軍投資三千萬興建的一條年產2.5兆瓦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李民英總工表示,太陽能發電雖然面臨著高成本,但各國政府的財政扶持的手段非常多,未來幾年太陽能發電完全有望并入電網,太陽能產業的市場空間不可限量。
“有志者事竟成,冠軍是我們永恒的追求!這是每個志成人永恒的心聲和動力的源泉!崩蠲裼⒖偣こ處熥詈蠹で檠笠绲卣f道。
編后語:十七年來,志成人用自己堅強毅力和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在創新科技進步的模式、能力和環境中,不斷“成名、就位、登鼎、闖路、造夢”,志成冠軍已經悟出了“自主是根,創新是魂”的道理。相信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競爭力的志成冠軍必將更加強大,為其他電源企業作出榜樣,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并進一步帶動整個電源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最終完成產業鏈的整體升級轉變。■
轉載聲明:此內容為電源在線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電源在線網",并附帶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