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國內能源新業態、搶占國際戰略新高地的重要領域。“十三五”以來,我國新型儲能行業整體處于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的過渡階段,在技術裝備研發、示范項目建設、商業模式探索、政策體系構建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市場應用規模穩步擴大,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為推動新型儲能規;a業化、市場化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強化技術攻關,構建新型儲能創新體系
《方案》指出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能動雙重作用,加強儲能技術創新戰略性布局和系統性謀劃,積極開展新型儲能關鍵技術研發,采用“揭榜掛帥”機制開展儲能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攻關,加速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推動產學研用各環節有機融合,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提升新型儲能領域創新能力。
推動多元化技術開發。開展鈉離子電池、新型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和集成優化設計研究,集中攻關超導、超級電容等儲能技術,研發儲備液態金屬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儲能技術。
突破全過程安全技術。突破電池本質安全控制、電化學儲能系統安全預警、系統多級防護結構及關鍵材料、高效滅火及防復燃、儲能電站整體安全性設計等關鍵技術,支撐大規模儲能電站安全運行。突破儲能電池循環壽命快速檢測和老化狀態評價技術,研發退役電池健康評估、分選、修復等梯次利用相關技術,研究多元新型儲能接入電網系統的控制保護與安全防御技術。
發展目標
《方案》明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其中,電化學儲能技術性能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火電與核電機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規電源的新型儲能技術、百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實現工程化應用;兆瓦級飛輪儲能等機械儲能技術逐步成熟;氫儲能、熱(冷)儲能等長時間尺度儲能技術取得突破。
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全球前列,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標準體系成熟健全,與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基本滿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全面支撐能源領域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http:www.mangadaku.com/news/6378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