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智造轉型湘約未來”2016中國(長沙)智能制造峰會開幕。本次峰會歷時兩天,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政府工作人員在智能制造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成功搭建智能制造的高端交流、展示、推廣平臺。
湖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許達哲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開幕式上作專題報告。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湖南省副省長張劍飛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李德毅,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出席。開幕式由張劍飛主持。
開幕式上,湖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許達哲指出,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舉措,先后出臺實施加快推進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智能制造工程專項行動方案和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舉措,組織全省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合作對接會、工業機器人企業與民營企業產需對接會等系列主題活動,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和智能化車間、生產線及運營新模式,一批研究成果入選國家智能制造項目和重大專項,在很多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智能制造已成為湖南轉型發展的新亮點,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另外,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也在開幕式上宣布了“長沙工業云平臺”正式投入運營。“長沙工業云平臺”將打通信息渠道,盤活存量資源,為企業提供共性服務,引入第三方參與運營,著力貢獻良性互動的生態。該平臺立足深度整合政府資源、企業資源、金融資本、人才智庫、大眾創新,構建一個開放聚合的信息化技術服務平臺,為工業企業提供應用服務、平臺服務、基礎設施服務。目前,長沙部分試點企業正在試用“長沙工業云平臺”。
在當天上午的主論壇中,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做了專題報告,全面總結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以來的工作情況,深刻剖析了當前工作存在的問題,并為中部地區推進智能制造加快發展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辛國斌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業新的生產模式,它貫穿于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管理、服務等生命周期,它不單是單純的技術變革,而是生產組織、生產關系、管理理念的深刻變化,推進智能制造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探索試錯,難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堅持不懈、系統推進。
本次峰會歷時兩天,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政府工作人員在工程機械、自主可控信息安全、3D打印、新材料、智能運動控制系統和機器人等6個分論壇上,圍繞“轉型創新,智造湖南”“洞見,智能未來”“自主可控信息安全”“3D引擎中國智造”“人機協作智造未來”、新材料(鋰電)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李德毅、譚建榮院士等專家、企業家和政府官員代表也從不同角度分享了智能制造的理論和實踐。
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李德毅指出,智能車研發的困難,不僅僅是汽車動力學的性質和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要求,更重要的是要研發和駕駛員一樣的“機器駕駛腦”,要模擬實現人在回路的自主預測和控制,應對車輛行駛中的不確定性。當前,中國工程院正在嘗試用微電子測試技術研發一個駕駛腦,以此來實現個性化駕駛和標桿駕駛。而這次研發實踐也是一次領先全球的“中國式”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則闡明了什么是智能制造。他指出,智能制造工程首要的、核心的問題是知識庫,在知識庫和知識工程的牽引下,包括感觸化、交互化、設施化,最后都會落實到“自學習、自決策”。從這一點來看,數字制造與智能制造密不可分,數字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基礎,而智能制造是數字制造的提升。<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896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