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十二五”收官之年已經確確實實地過去了。在這幾年中,我國光伏產業迅速成長,幾經波折。從“十二五”初期,光伏產業深陷“雙反”到產能過剩、制造業持續虧損、幾大巨頭紛紛跌倒引發“地震”等等,直到2014年全產業上下游全面回暖,光伏產業整體從“產能過!毙辛幸瞥刂2015年第三季度,我國光伏總裝機量實現了37.95GW,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提出的35GW的裝機目標。在經歷大起大落之后,2015年我國光伏產業由于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技術升級持續發力,相較傳統能源的市場低迷,逆市上揚的光伏產業大放光彩。展望2016年,光伏產業在以下領域仍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值得我們去重點關注。
可再生能源中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增幅最大
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光伏裝機量在全球的地位直線攀升。在“十一五”末期即2010年,我國以893MW的裝機量占全球總裝機容量2.2%,位列世界第八。而截至2015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預計,2015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57.3GW,增長30%。亞太地區有望繼續占到全球總額的大額比例,中國新增裝機大幅趕超往年,上升至全球第一。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2016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預計到2015年底,光伏發電裝機量將達到43GW左右;“十二五”期間,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增長168倍。
“十二五”期間,我國清潔能源快速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增長1.4倍、2.6倍、4倍和168倍,帶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了2.6個百分點。其中,光伏發電提前半年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為“十三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盡管光伏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其中占有重要分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卻一直不盡如人意。雖然國家的政策導向已從地面光伏電站轉向了分布式光伏發電,但與往年相比,分布式光伏的推進異常緩慢。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光伏應用投資市場環境沒有出現質的改觀;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設節奏明顯受到國家扶持政策變動的影響。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要取得更大的進展,還有待時日。
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下調
2015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適當降低新建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
《通知》明確指出,對陸上風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2016年、2018年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分別降低2分錢、3分錢,四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分錢、2分錢。對光伏發電標桿電價,2016年一類、二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0分錢、7分錢,三類資源區降低2分錢。同時指出,利用建筑物屋頂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允許變更為“全額上網”模式,“全額上網”項目的發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光伏電站上網標桿電價收購。
此外,《通知》指出,鼓勵各地通過招標等市場化方式確定相關新能源項目業主和上網電價,但通過競爭方式形成的上網電價不得高于國家規定的當地標桿上網電價水平。在業界看來,隨著國家有關部門逐步改善當前“棄風”、“棄光”狀況,調整后的標桿電價政策仍將對新能源產業保持較強的支持力度。
此次光伏發電電價的調節幅度,大于此前的征求意見文件,且2016年之后還將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再進行制定。
前期為之鋪墊的《討論稿》曾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的標桿上網電價將隨著發展規模逐年下調,以實現《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風力發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的目標。而來自能源局等部門的人士也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意味著電價及補貼將逐年下調。
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平價上網是大勢所趨。近兩年,在政策扶持和巨額補貼下,我國光伏產業迅速走出谷底,但隨之而來的高速擴張也帶來了資源浪費、產能過剩等問題。此次電價調低將加劇市場競爭,淘汰一批效率低下的企業,也將迫使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這一次電價下調是光伏發電市場一次大洗牌的開端,很多規模小、技術儲備不足、創新能力和融資能力弱的企業將會被淘汰,而那些找對了發展路徑、有一定基礎的企業將會在市場的錘煉下不斷成長。
“領跑者計劃” 引領“十三五”光伏行業加速奔跑
2015年6月10日,“領跑者計劃”出臺!邦I跑者計劃”被寄予引領“十三五”光伏行業加速奔跑的眾望。
光伏“領跑者計劃”是國家能源局從2015年開始,每年實行的光伏扶持專項計劃,針對入選計劃的項目,國家能源局將提出建設標準、技術進步及成本下降目標等要求。盡管該計劃并非一種資金補貼類的政策,但政府將在關鍵設備、技術上給予光伏“領跑者計劃”項目以市場支持,例如國家部分用電項目將優先采用“領跑者計劃”項目的先進技術產品等。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766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