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智能”已經成為各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在節能趨勢的帶動下,智慧照明市場可謂風起云涌,預計到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7.1億美元。照明企業紛紛涌入加速布局智能市場。弱肉強食下,誰將瓜分天下?還需慢慢看來。
渠道采用“線上樹形象、線下做服務”
海爾小管家智能照明總經理陳令東
目前,海爾小管家智能照明已經突破平臺限制,實現微信智能控制,同時在產品研發端狠下功夫,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智能化的邊際成本,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智能產品。針對“智能照明的渠道布局”,我認為可以開發新的“智慧生活”類體驗店渠道,讓用戶在渠道店面體驗智慧生活所帶來的真實感受。融合智能照明、智能家電類產品的一整套智慧生活解決方案提供商,將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小管家智能照明目前正在全國招商,我們計劃到2017年建成覆蓋全國大部分區域的“智慧生活|智能照明”體驗店,依托海爾U-home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讓用戶在體驗店能夠感受到小管家智能照明給生活帶來的智慧和舒適。
目前,在布局智能領域時,一些企業往“智能照明解決方案”方向發展,另一些企業往“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發展。我認為,“智能照明解決方案”更傾向于全屋集成照明解決方案提供商,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更多是單品的智能照明具備智能控制芯片,兩個論述稍有側重不同,但都是要給用戶提供簡便的、智慧的、安全的照明環境。小管家智能照明未來的迭代方向是從“智能照明”到“智慧照明”的升級。
針對“企業應如何提高智能照明市場滲透率”,在我看來,簡單來說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秉承海爾的“無交互、不產品”的理念,生產迭代出更多用戶喜歡的智能照明產品;渠道采用“線上樹形象,線下做服務”的理念,樹立用戶口碑,以出為始,提升市場份額。
后期看好智能照明在商用、民用領域的滲透
上海三思電子副總經理王鷹華
我們把“智能照明”定義為:以提升照明的舒適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為出發點,以LED照明、信息采集、信息傳輸、信息發布、數據處理和控制執行等技術的融合為支撐,以點、面結合運行的方式為主體,面向未來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慧社會和智慧世界的綠色照明。所以,三思布局智能領域,旨在向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現在智能照明產品在市場上的普及率不到10%,主要還是應用于如城市道路、園區廠區等公共照明領域。三思的智慧路燈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蘇洪澤、安徽蕪湖等10多個城市落地應用。其中,江蘇洪澤項目由3000余盞智能調光LED路燈、30余盞智慧路燈及系統平臺構成,是目前國內首個大規模智慧路燈系統應用項目。后期,我們則看好智能照明在商用、民用領域的滲透。
在智慧照明時代,LED不再以產品的形式,而是以系統方案的形式出現。我們在LED照明、LED顯示、系統集成三方面有著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系統解決方案”是我們三思的強項。
在市場拓展方面,三思的策略是“與老的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同時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伙伴”。我們所有合作的目的和原則都是“要讓合作伙伴賺錢”。三思會繼續專注產品以及系統研發,提供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LED智能照明整體解決方案。
堅持走創新型、智能化、差異化發展道路
冠雅照明副總經理陳少忠
首先,智能照明市場的渠道布局要結合企業本身的產品特性,沒有合適優秀的產品,再好的渠道也將無法順暢地銷售與推廣。冠雅照明的傳統渠道是以臺燈為主的商超渠道,冠雅家居照明市場能順利在全國遍地開花,一是產品本身具備智能、創新型、差異化風格;二是我們在渠道開發也是新舊渠道“兩手都要抓”。
“智能照明解決方案”側重于為廣大客戶解決室內裝修設計具體的照明方案,簡而言之,是一種解決方案的服務提供;“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側重專注于照明產品本身的研究與開發,狹義的說是“照明產品軟件系統的研究”,即“智能智慧照明控制系統的研發”,是產品技術的提供。
如何將兩者科學結合在一起,是冠雅智能照明發展的戰略方向。冠雅歷來非常重視技術的研發和產品的創新,堅持走創新型、智能化、差異化發展道路,以“創新驅動”來推動冠雅照明繼續騰飛,以更成熟、穩定、先進的科研技術,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智能照明解決方案。
2017年將是新技術爆發的一年,尤其是智能照明將迎來新的“春天”。我相信,行業關于智能照明標準將相繼出臺。隨著國內中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以及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國內乃至全球的智能照明燈具需求將出現井噴。
對企業來說,不僅僅需要搶占智能技術最前沿,還要迫切了解市場變化以及消費者真實的產品需求,同時要了解國家和全球市場動態,積極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對先進技術和優秀人才“引進來”,拓展海外市場則“走出去”,同時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強企之本。
把握好客戶需求及智能真實目的
星美燦研發總監段強飛
智能照明以自動化控制、物聯網信息技術、傳感器及應用技術、新型高效電光源應用等技術為基礎,以節能、簡化操作、提高環境舒適性、燈光配置高效合理為目的。近年來,智能照明發展較快,但智能照明市場相對滯后的原因有:
1、許多廠商對智能照明缺乏正確的認識,以為將Zigbee、藍牙、WiFi模塊嵌入單品燈,加上手機APP控制就宣稱是“智能燈”,卻還沒原來的開關好使;
2、一些廠商主推智能單品,缺少系統化思維,因為智能照明是由許多不同種類、不同形式的燈具和光源組成,根據使用情景,協同工作統一配置而成的燈光,而基于單品的設計很難做到智能化燈光配置;
3、智能照明的光源以LED為主,前些年國內LED行業“野蠻生長”,造就了一大批只模仿、不顧質量、追求低價的山寨廠商,影響智能照明產品在市場上的口碑。
4、智能照明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人員、資金和設備,因此產品成本相對較高,但目前智能照明環境并不成熟,常常低價競爭導致有實力的廠商對市場預期和投入較為保守,制約了產品和市場的加速發展。
2017年即將到來,作為智能照明的專業廠商,應該注重研發和創新,把握好客戶需求,把握智能的真實目的,開發出更具創新的智能照明產品。星美燦依托多年的高檔次藝術燈具的研發生產能力和產品品類積累,對燈具的工藝和藝術造型方面早已輕車熟路,同時在智能控制及智能家居系統技術方面不斷投入,特別是“followme”智能單品已經全面上市。目前,星美燦智能照明藍牙控制系統在家居環境下將與智能家居系統其它設備和諧相處、相輔相成,同時與智能家居系統形成一整套完整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為客戶打造安全可靠、舒適健康的家。
企業借助原有渠道會更快打開市場
少坤智能董事長王坤生
智能照明對于市場會提出一定的要求,開發新渠道的成本會比較高。智能系統的控制往往是比較高端的工程,客戶類型相對較為高端,對于當地市場的經營要求會比較高,大多數企業無法切入。而借助原有的渠道,會更快地打開市場,當然對于智能產品性價比要求會比較高。少坤兩種路線都走過,結論是后一種模式比較契合市場,少坤擁有較多的網點銷售產品,使用原有渠道帶給企業的壓力不會太大,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市場的走向。對于少坤來說,智能產品應該是使更多的消費者更便捷地體驗照明,不應該太復雜,為此,少坤在產品的研發上力求便捷和簡單。
智能照明解決方案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是不一樣的概念。前者為定制化的方案,是站在客戶角度來解決問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則是企業開發自己的系統并套用到客戶的產品中去,很多細節還需要不斷完善,最終還是回到前一種方案。未來智能照明的發展方向為個性化和定制化,就如3D打印技術的推出,市場的需求會呈多樣化發展。但智能照明解決方案是智能照明發展的最終方向,所有的發展方向最后會“殊途同歸”。
2017年,企業在產品的研發和成本的控制方面需要做得更精確。智能照明市場的容量總體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唯有平民化、有性價比的產品才會占有更多市場份額,新產品的推出就是技術的革新,技術的革新能推動市場更好更快接受智能產品。
未來智能家居發展會越來越快
星光源照明總經理王曉敏
2016年,稱得上“智能照明元年”,國內照明企業群雄逐“智”,紛紛亮劍智能照明。我經常走訪各地照明市場,在零售終端不時看到企業的智能宣傳廣告,有的店鋪也設有智能體驗區,還有一些面積較大的智能照明旗艦專賣店,但當我與終端銷售人員及導購人員談及智能照明時,他們普遍不夠理解“智能照明產品性能”,僅為消費者演示簡單的調光調色和遙控手柄功能,忽略了手機智能控制和設置。導購人員不能專業設置和熟練應用,從而導致消費者對智能功能不置可否,不愿意購買價格稍高的智能產品。
目前在消費者層面,只要有調光調色、藍牙音響等功能的照明產品就被稱為“智能產品”,而照明廠家下大功夫研發生產的智能人性化功能,因為消費者的“不知道、不會用”等原因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就我了解,智能照明產品在目前出貨比例只有10%左右。
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未來的智能家居趨勢會越來越快,“照明產品怎么在智能化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每個照明人要思考的問題。我認為,智能其實就是讓人們可以和設備溝通,讓設備為使用者更方便、更簡單、更舒適地使用。
展望2017年,智能照明產品的普及推廣任重道遠,還需要廣大生產廠家在源頭繼續技術創新,隨著智能趨勢的深入人心,智能照明一定會迎來春天而蓬勃發展。星光源照明推出的智能照明產品,以簡單實用的操作方式,給消費者很好的體驗,目前在市場以智能照明體驗館作為終端展示形式,為智能照明的發展略盡微薄之力,受到了廣大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智能市場需要眾多企業齊心努力
光語空間董事長丁必偉
這幾年的智能燈飾市場推廣中,我們碰到過各種難題,但最困擾加速發展的因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1、智能不是剛需:對消費者而言,現階段有照明功能就能滿足需求,或是加上產品品質好一點,但對好燈光的品質,還沒有享受過,所以沒有感覺,更不要說智能燈光;2、智能照明產品價格高:照明產品增加智能功能后,產品價格大幅提高;3、智能都是以單品:智能產品都是單品出現,顧客很難因為一個產品而去體驗。
針對“如何進行智能照明市場的渠道布局”,我認為,每家企業都有各自的資源和優勢,只要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社會資源,讓效益最大化,就是最合適的。我們光語空間是一個新創辦的智能燈飾企業,公司是一張白紙,因此光語空間同時進行多渠道運營,包括地面的傳統燈飾店、線上商城、裝潢公司合作以及工程渠道拓展。
現在布局智能領域,一些企業往“智能照明解決方案”方向發展,另一些企業往“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發展,我認為這兩種發展方向并不一樣。個人認為,“智能照明解決方案”更符合未來趨勢,因為智能照明的本質是智能燈光,而不是智能控制。
針對“企業應如何提高智能照明的市場滲透率”,我認為眾多企業齊力做市場,就能加快進行智能照明市場滲透,而且不管哪一家企業,加入這個產業一起發展,未來就有可能有它的一片新天地。<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946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