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補貼退坡一直是從業企業心頭懸著的“石頭”,而這塊石頭終于落定。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提出將分資源區降低光伏電站、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而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和海上風電標桿電價不作調整。通知顯示,2017年1月1日之后,一類至三類資源區新建光伏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65元、0.75元、0.85元。這相較于9月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的大幅調整有所緩和。
此前的征求意見稿下調幅度爭議頗多,而后更有自媒體發文質疑光伏行業“不靠補貼不能生存”,隨后引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反駁;此外,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也對意見稿中的調整方案緊急征求會員企業意見并匯總上報。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專業副會長曾少軍對記者表示,此次調整價格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建議之后的價格調整也要進行平緩理性的調整,企業應在大的政策方向下調整戰略,及時進行行業的聯合和合作,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適當降低光伏標桿上網電價
國家發改委近日宣布調整光伏電站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2017年1月1日之后,一類至三類資源區新建光伏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65元、0.75元、0.85元,比2016年電價每千瓦時下調0.15元、0.13元、0.13元。
國家發改委同時明確,今后光伏標桿電價根據成本變化情況每年調整一次。2018年1月1日之后,一類至四類資源區新核準建設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40元、0.45元、0.49元、0.57元,比2016~2017年電價每千瓦時降低7分、5分、5分、3分。
此外,通知顯示,適當下調光伏電站和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有利于減輕新能源補貼資金增長壓力。根據目前光伏、風電發展速度測算,2017年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下調后,每年將減少新增光伏電站補貼需求約45億元;2018年陸上風電價格也降低后,每年將減少新增陸上風電補貼需求約15億元,合計每年減少新增補貼資金需求約60億元。
記者注意到,從9月征求意見稿發布到最終電價調整落定,光伏補貼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而業內人士和相關企業對于9月份意見稿中的下調幅度爭議頗多。
上述意見稿發布不久,就有自媒體發文稱,中國光伏行業是“一個不靠補貼就賺不了錢的行業,一個以低碳為標志卻實則高能耗、高成本的行業,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騙局”。10月11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嚴正聲明》逐一反駁。對于“不靠補貼不能生存”等核心觀點均被詳實的數據駁斥。
10月9日,對于意見稿中對補貼價格的大幅退坡,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也發布了《關于“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調整”意見征集的緊急通知》稱,上述電價調整方案將對我國光伏產業未來發展影響重大,新能源商會非常重視,經研究,決定緊急征求會員企業意見,并匯總后上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認為,根據光伏產業發展情況,逐步下調光伏發電補貼,是驅動企業加強技術創新,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實現光伏平價上網的有效途徑。
能夠保障光伏發電項目收益
記者注意到,對比9月底發布的意見稿下降幅度,光伏上網電價三類地區分別從0.98元、0.88元和0.80元下調至0.75元、0.65元和0.55元,目前的價格調整幅度還是有所緩和。
曾少軍表示,這也是多方努力的一個結果,價格調整部門也是聽取了多方的建議,行業協會和企業也做了很多工作。
“此次調整價格給行業還是造成較大沖擊,一些企業不得不在經營和管理作出重大調整!痹佘姼嬖V記者,“建議之后的價格調整也要進行平緩理性的調整,否則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整合!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方面則認為,本次大型地面電站調整幅度比前兩年大,但基本體現了當前技術發展水平,調整后的電價能夠保障光伏發電項目收益;分布式光伏電價保持不變,有望推動其迎來大規模發展的黃金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961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