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存儲市場前景廣闊。然而在傳統收入下滑、競爭難度日益加大的電信市場,運營商關注兩個核心問題,一是如何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二是如何保持競爭優勢。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自身的特點將為運營商提供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同時其擁有不小的新增空間,有理由成為運營商的重點業務之一。
IDC業務的需求和演進
由于社會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大數據泛濫,網絡安全日益重要,以及高帶寬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政府機構選擇將主機托管在電信級的標準機房環境中,并通過高速數據端口接入互聯網。
由于IDC已經像骨干網、接入網一樣,構成了網絡基礎資源的一部分,而電信運營商在傳輸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其更傾向于重資產運營的商業模式,使得運營商天生具有在IDC上進行投資的基因。
IDC的商業模式分為兩種,一是傳統的方式,企業將IT設施外包給電信運營商的專業IDC機構,運營商向企業提供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機房設施、帶寬服務以及應用服務。這種方式更類似于房地產生意,運營商通過租賃機架或者設備的方式提供服務,服務的對象也多為本地企業和政府,因為對于政府和大型企業來說,數據中心能夠安放在本地,是可以讓他們心安的,“云”是一個陌生而又略顯危險的名字。
另一種方式是IDC帶寬銷售,互聯網公司“一點接入,全網服務”的方式,需要在全國各地進行IDC機房租賃和帶寬租賃,以便于保障其提供服務的質量和用戶感知。與傳統企業接入互聯網的需求不同的是,互聯網公司對于交換機數量的需求不高,其更在乎的是帶寬的租賃。
而在這兩種商業模式背后,服務的理念也顯得越來越重要,運營商不僅要提供快速安全的網絡,還要提供對服務器監管、流量監控等網絡管理方面的服務,要有高度可靠的、安全的機房網絡環境,未來PaaS和SaaS級的服務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IDC的價值和意義
IDC對于電信行業本身的發展也越發重要,其既是收入增長的來源,同時也是未來運營商加快網絡轉型、開展數字服務的基礎。運營商想要在數字化時代分一杯羹,以IDC為契機,做好基礎能力的構建以及更高一層平臺和應用側能力的儲備,無論對外還是對內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收入增長的來源
預計到2020年,全國IDC市場規模將由518億元增長到超過22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30%。其中,電信行業預計將占據50%的市場份額,IDC業務對電信行業收入增長的貢獻預計達43%,將形成百億級收入規模的設施服務。在運營商提速降費、取消長市漫的狀況下,這對于收入增量的貢獻是十分可觀,也是十分誘人的。
用戶體驗的保障
隨著高清視頻、直播等大帶寬應用的普及,無線網絡的流量壓力需要IDC傳輸進行釋放,一方面可以疏導流量,另一方面增強了大眾用戶的網絡體驗。同時也可以形成部分應用的差異化體驗優勢,便于采用更多云化的營銷方式和網絡設計。
隨著政府和企業對互聯網需求以及辦公生產應用的增多,為其提供IDC服務,將成為運營商繼專線和VPMN之后,又一個政企用戶的基礎連接性服務。而與這兩個業務相比,IDC更有利于增強集客用戶市場黏性,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間。
數字服務的基礎
未來無論運營商開展數字家庭、政企信息化業務,還是內容和應用服務,IDC都已經成為數字服務的基礎設施,是運營商網絡重構的關鍵一環。對于帶寬不斷升級的家庭寬帶業務來說,通過數據中心滿足用戶大帶寬業務需求,強化視頻內容優勢和視頻技術能力,集中開展內容運營、內容引入和內容生產,進一步支撐數字家庭產品差異化和內容質量的提升,最終實現產品差異化競爭,都是重要的市場拓展方式。
布局網絡轉型
運營商的業務、IT和網絡的云化是轉型的重要方向,未來DC將逐步成為網絡的中心,只有基于DC集中部署,進行資源動態分配和調度,才能長遠布局網絡轉型,逐步推進以DC為中心的云網融合。
收入從哪來?
IDC銷售收入主要來源為機柜和帶寬,其中機柜的主要用戶群體是本地的政企用戶,帶寬的主要用戶群體是互聯網公司。
在與政企用戶的合作中,IDC通常被劃分在ICT項目中,單獨看來應該處于虧損狀態,但是能否拉動當地的政府關系帶來隱性收入,以及能否促進ICT項目的整體收入提升,就要看具體項目的收支情況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熟的IDC收入結構中,互聯網用戶是IDC收入的主要貢獻者,收入約占78%,而互聯網企業資源需求也將延續高增長,預計IDC帶寬銷售將超過300%,是IDC業務中的高收益產品,如單純從收益的角度考量,應重點加大IDC帶寬銷售力度。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952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