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已深入到各個領域。單單的互聯網早已經無法再滿足人類的需求,現在的時代是連接的時代,我們想要的不再僅僅是人和人之間的聯系,我們還想找到可以和世間萬物交談的方法,還想時時刻刻的和世界進行溝通,還想要......所有這些需求,有一個東西就可以完美的解決:它就是物聯網。
有想法的公司早在物聯網概念剛剛進入視線的時候,便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為IoT時代的到來蟄伏多年。今天我們就來細數:微軟、英特爾、阿里、騰訊和IBM,這5大公司在2016年為物聯網布局都做了什么?為2017年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微軟
今年Build大會上,推出了免費的Windows 10 IoT系統,打通了云平臺Windows Azure和嵌入式微平臺.NET Micro Framework,并宣布.NET框架開發平臺開源。此前,上述三個系統往往需要三類不同的開發人員,不僅開發成本較高,其升級和維護也都不容易。微軟此舉整合了三個系統,使得一個程序員一次可以完成三個層次的項目開發。而對于.NET框架開發平臺開源,則意味著Visual Studio開始支持Android和iOS程序的編寫,VisualStudio(開發環境)和.NET(開發語言)真正開始走向跨平臺化。隨著Android和iOS的崛起,微軟的第三方開發者已經大量流失,新任CEO Satya Nadella(薩蒂亞·納德拉)表示,“將會努力把開發者們贏回來”。未來,Windows應用程序可以在PC、WindowsPhone和Xbox(微軟游戲機)上通用,這顯著降低了開發者的工作量。就目前而言,物聯網仍然是開發者們剛剛開始探索的宏偉目標。微軟相信物聯網將使得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新事物成為可能。
英特爾
斥資近4億美元收購了一家深度學習公司Nervana,是因為Nervan其中的Neon軟件比Facebook的Torch7、英偉達的cuDNN等業界知名的深度學習工具的性能都要高。收購Nervana后可利用雄厚的硬件基礎使其能夠將機器學習技術全部嵌入芯片中,而不只是讓軟件在任何顯卡芯片集上運行,這樣能極大地提升機器學習的訓練速度。英特爾收購該公司,還能將其預計2017年才問世的深度學習加速器芯片用于自家處理器上,以此挑戰英偉達在人工智能市場的主導地位。自動駕駛是非常典型的人工智能應用,在物聯網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此成立名為“自動駕駛集團”(ADG)的部門。該部門主要任務是研發無人駕駛解決技術方案,還關注駕駛輔助技術,搭建新的平臺,利用最新的酷睿i7芯片,隨著英特爾的芯片技術發展,未來平臺將利用公司的更加強大、先進的處理器。并且未來將和諸多汽車廠商合作,其中不乏寶馬、戴姆勒、現代、豐田和特斯拉等傳統巨頭和新能源新貴。大手筆投入、核心高管擔綱、新技術應用、與Mobileye、Delphi和汽車廠商合作是非常完美的,意圖在物聯網來臨時占據有利的風口。
阿里
上半年阿里巴巴物聯網平臺正式發布,該平臺融合了云上網關、規則引擎、共享智能平臺、智能服務集成等產品和服務,打通了從端到云再到APP之間的“任督二脈”,創業者能夠在這個平臺上輕松實現全球快速接入、跨廠商設備互聯互通、輕松調用第三方智能服務等,快速搭建穩定可靠的物聯網應。
此平臺具備強大的優勢:1.云上網關兼容多種協議,可幫助設備快速接入云端;2.10億級海量設備連接能力,全球接入,雙11級別的高并發處理能力;3.規則引擎,使設備與流式計算、分布式存儲、數加等云產品無縫連接;4.服務集成,一鍵部署調用第三方智能服務,如豆瓣、喜馬拉雅、蜻蜓、高德、支付寶等5安全方面提供云管端一體化安全認證、TLS標準加密、傳輸加密保障等多重安全加固能力;6.可快速定制APP的OPEN SDK,具備50款以上產品樣例模板及80種UI組件庫,支持自動構建和自動化測試;7.依托久經雙11考驗的中間件產品,服務可用性達99.9%。
最新消息,ZigBee聯盟(ZigBeeAlliance)宣布YunOS加入聯盟,成為參與級別(Participant level)的會員。ZigBee聯盟是一個代表多家公司的非營利組織,致力于創建、維護和實現低功耗無線物聯網(IoT)的開放性全球標準。標志著阿里在IoT爭奪戰中已經占有一定的優勢。
騰訊
9月宣布旗下QQ物聯平臺全面升級為騰訊物聯云,將其在物聯網領域兩年的經驗和成果與騰訊云的能力相疊加,向合作伙伴提供基于云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全新升級之后的騰訊物聯云與QQ物聯平臺的一個明顯區別是,前者在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互聯的基礎上提供更加強大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來自云端的能力。如果說QQ互聯平臺開放的更多的是“連接”能力,那么物聯云則更加側重在連接基礎上的云服務能力。這些能力的開放將使得物聯云成為物聯網行業發展的引擎,一定意義上也可視為萬物互聯時代全面到來的轉折點。
騰訊物聯云最大的優勢在于,只專注“連接”和“云”服務能力,并不關心設備端和用戶操作終端的選擇,開發者能夠自行實現獨立的終端操作,APP、網站等任何介質都可以成為用戶操作終端,這意味著企業接入物聯網的門檻更低,同也必然會加速整個社會的物聯網進程,讓萬物互聯從夢想照進現實。
IBM
日前宣布投資2億美元在德國慕尼黑設立IBM Watson物聯網(IoT)事業部的新全球總部,此舉是為了應對不斷升級的客戶需求,助其結合使用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以實現運營轉型。旨在圍繞區塊鏈、安全,通過Watson物聯網技術,從嵌在機器、汽車、無人駕駛飛機、滾珠軸承、設備部件甚至醫院中的數十億傳感器中獲取實時洞察的客戶端,構建全新的物聯網能力。
IBM Watson物聯網平臺都能做些什么呢?它可以提供物聯網設備和數據龐大的應用程序來訪問,可以助力應用程序、可視化儀表板和移動物聯網程序的快速編寫與分析?梢詧绦袕姶蟮脑O備管理操作,并存儲和訪問設備數據,連接各種設備和網關設備。還通過使用 MQTT 和 TLS,提供與設備之間的安全通信。IBM Watson物聯網平臺從四大重要方面進行構建,分別是連接、信息管理、分析和風險管理;作為基于云的服務,平臺還嵌入了安全性作為其體系結構的重要方面。藍色巨人用Watson正式進軍物聯網領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950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