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天文
一、云計算背景
1、云計算進展歷程
中國云計算產業分為市場準備期、起飛期和成熟期三個階段。
準備階段(2007—2010):
主要是技術儲備和概念推廣階段,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式尚在嘗試中。用戶對云計算認知度仍然較低,成功案例較少。初期以政府公共云建設為主。
起飛階段(2010—2015):
產業高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商業模式構建成為這一時期的關鍵詞,進入云計算產業的“黃金機遇期”。用戶了解和認可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介入,出現大量的應用解決方案,用戶主動考慮將自身業務融入云。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建設齊頭并進。
成熟階段(2015—):
云計算產業鏈、行業生態環境基本穩定;各廠商解決方案更加成熟穩定,提供豐富的XaaS產品。用戶云計算應用取得良好的績效,并成為IT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云計算成為一項基礎設施。
2、云計算產業鏈分析
近年來在政府規范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及用戶應用需求快速爆發的形勢下,中國云計算產業全景布局已初步形成,構成了以基礎設施層、平臺與軟件層、運行支撐層為基礎,應用服務層為價值提升的產業發展格局。其中,在應用需求集中爆發的拉動下,運行支撐與應用服務產業環節更是得到了蓬勃發展,包括以Google、Amazon、IBM、SalesForce等為主的跨國企業和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金數據、世紀互聯、曙光、浪潮、百度等為主的國內企業均紛紛積極參與其中。
(1)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是指為云計算服務體系建設提供硬件基礎設備的產業集合,主要包括底層元器件和云基礎設施兩個方面,處于云計算產業鏈的上游環節。
目前,我國云計算產業鏈仍主要以基礎設施層為主體。因此,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層的發展建設對于健全我國云計算產業鏈結構,促進我國云計算產業長遠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為提高我國在云計算產業中的話語權,增強本土企業在云計算產業中的競爭力,國家將加大在云計算核心芯片研發及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下一代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投入力度,扶持國內重點企業在芯片研發領域實現突破,大力完善云計算業務應用的基礎環境,推動我國云計算產業不斷快速發展。
(2)平臺與軟件層
平臺與軟件層是指為云計算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基礎平臺與軟件的產業集合,主要包括云基礎軟件和云應用軟件兩個方面,處于云計算產業鏈的上游環節。
目前,中國云平臺與軟件層主要呈現出中心城市集聚的發展特征。中心城市由于人才、資金等要素密集,且具有良好的軟件研發和應用的基礎,因此在云平臺和軟件發展方面處于核心地位。
(3)運行支撐層
運行支撐層是指為云計算服務體系建設提供規劃、咨詢及整合相關基礎設施資源進行云計算服務體系建設,以及相關運維和培訓服務的產業集合,處于云計算產業鏈的中游,是云計算產業鏈中連接上下游產業的重要環節。
雖然目前中國云計算產業鏈主要以基礎設施層為主體,但運行支撐層卻是其中發展最為活躍、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環節之一,眾多上下游企業都積極參與其中,業務模式也處于快速創新之中,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豐富。
(4)應用服務層
應用服務層是指在云計算服務體系中提供云服務和云服務應用平臺的產業集合,主要包云終端和云服務兩個方面,處于云計算產業鏈的下游環節,是云計算產業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
在云終端領域,相關服務應用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應用價值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進一步拓展了云應用的價值鏈,為云計算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
在云服務領域,目前主要以IaaS服務為主導,但未來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成熟以及云計算應用新需求的不斷涌現,SaaS服務將不斷普及,PaaS服務也將具有較大發展空間,使云計算產業鏈呈現軟化趨勢,國內企業也將依托本土優勢占據產業發展主導地位。另外,中小企業云、電信云、政府云、健康云、金融云、教育云等行業云服務近年來在云計算快速發展的浪潮中獲得了快速發展。
- 1
- 2
- 3
- 4
- 總4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685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