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浩浩蕩蕩的技術產品升級計劃,首選落子山西大同。這也意味著,有著大量采煤沉陷區的山西大同,成為我國實施光伏產業“領跑者”計劃首個獲批的示范基地。
在基地的項目招標中,包括中電國際、中廣核、中國華電、聯合光伏等12家光伏企業共計獲得了950兆瓦的項目開發權。專家表示,隨著光伏“領跑企業”成為業內標桿,勢必將帶動其它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轉換效率,從而推動整個光伏產業的升級并促進整個行業的良性競爭。
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出臺《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中國將提高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實施“領跑者”計劃。
所謂光伏“領跑者”計劃,是國家能源局擬從今年開始,每年實行的光伏專項扶持計劃,“領跑者”計劃將通過建設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實施。同時,未來在政府財政支持和采購中,也將優先使用“領跑者”企業所開發的技術及生產的產品。
為此,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下一步將在總結大同示范基地建設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和推廣光伏發電規;l展和光伏產業升級共同促進的新模式、新路徑,為“十三五”和更遠期光伏產業提質增效和實現“優質制造”提供市場保障。
“大而不強”的倒逼效應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5年上半年,光伏行業逆勢上漲,新增裝機約75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新增約100萬千瓦,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市場。太陽能產業將是未來能源的主導產業,“十三五”期間,光伏發電保持約2000萬千瓦-3000萬千瓦/年的發展規模。
盡管國內光伏行業的規模和技術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問題。比如,出現了落后產能不能及時退出市場、先進技術產品無法進入市場、光伏產業整體技術升級緩慢、光伏發電工程質量存在隱患等問題。尤其是在技術方面,并未起到引領者的作用。
據匿名的業內人士介紹,單就組件的功率和電池的效率而言,如果國家沒有一定的引導性,作為企業投資者則會更關注眼前的投資回報!叭250瓦的電池組件,現在單晶普遍已經升級到275瓦,如果沒有這種驅動,可能會一直停留在250瓦的階段,或者只有緩慢的技術進步。”該人士表示。
事實上,降低投資和光伏度電的成本,關鍵還要看電池的轉換效率。對于投資者而言,這兩種組件的價格基本差不多,但是從長期的投資角度看,電池效率的提升相當于節省了玻璃、背板、鋁邊框等封裝材料的成本,效率提升這些費用將被平攤減少。當然,在電站安裝中如打水泥樁、安裝、人工等成本也會因平攤而下降。
目前從電池效率上看,國內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落后于美、日、韓等海外的競爭對手。此前,尚德掌握的“冥王星計劃”還算先進,但是這么些年并沒有推廣開來。在日本松下的電池效率已經達到了25.6%,而國內的多晶電池大概在18%左右,單晶大概在19.8%。韓國的在20%到21%。美國sunpower的電池轉換效率則在23%到24%,此前,雖然中國國內企業對海外市場造成了壓力,但如松下和sunpower等這樣做高效電池的企業并未受到影響。所以,綜合來看國內在技術方面進步比較緩慢。
從國家的層面來看,還是希望通過“領跑者”計劃的示范效應,每年提高它的門檻,帶動產業的技術提升。
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采訪中,有企業家向筆者表示擔憂,“國家的政策雖好,但如果落實不到位,將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目前來看,那些價格低,轉換效率低的組件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因為整個市場對于價高,質優的產品缺乏真正的認同。雖然業主對組件招標制定了高的質量,但是又以最低價中標。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一些小的企業其實達不到質量要求但宣稱能滿足,并以低價中標。
事實上,對于國家此次“領跑者”計劃中所設定的指標,國內優秀的企業都能做到,因為它是征求了很多企業的意見。但原來有些企業沒有這么做。原因在于,電站多晶電池要求270瓦,單晶要求275瓦,但是在設計的時候設計成255瓦,本身能做那么高。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673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