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改方案千呼萬喚始出來,被稱為新電力改革方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以下簡稱“9號文”)近日正式下發。
發改委電力改革負責人表示,新電改方案將激發市場活力,除輸配電網之外,其他競爭性環節都將逐步向社會放開。
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邵秉仁則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剛剛公布電力改革的方案,實際上是一個妥協的方案,僅放開售電端,輸配不分開,電網又買電又賣電,必然是壟斷的。
新電改成效到底幾何?
就此,記者專訪了發改委電力體制改革專家咨詢組專家、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發改委電力體制改革專家咨詢組專家、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吳疆,剖析新電力改革方案。專家表示,9號文最大亮點是“開放售電端”,讓供需雙方見面。
新電改是要解決新問題
媒體:目前電力行業遇到的問題是什么?改革需要處理哪些問題?
曾鳴:2002年國務院發了5號文,13年過去了,按照5號文,我們只進行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開做得不徹底,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基本上沒有做。電力工業目前存在的問題,不僅是當時5號文面臨的問題,13年時間過去了,舊的問題沒解決,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周大地:2002年主要面臨的是電力短缺問題,而在新常態下,電力需求的增速慢了下來,發電能力普遍富裕,局部產能過剩;痣娯摵陕蚀蠓认陆,棄水棄風棄光的現象屢有發生,六七百億度電白白浪費掉。
韓曉平:現在遇到的一個瓶頸是,電網像一個總賣家和總買家,所有發電企業要向電網供電、用戶又要再從電網買電。曾經存在電廠用手提箱給調度送錢爭取多發電的現象,形成權力尋租。
棄風棄光棄水的現象,東北嚴重窩電(部分多余電量不能向系統輸送),有的地方高效機組不能運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發揮市場的作用。
吳疆:壟斷是最大問題,全世界電力市場改革,調度都是獨立出去的。前兩次改革都是解決基本供應問題,還在提高效率、破除壟斷的門外徘徊。
“開放售電端”是最大亮點
媒體:針對這些問題,這次改革有哪些亮點?
曾鳴:亮點之一是管住中間,電力有發電、輸電、配電、用電四個環節,輸配叫中間環節,以此來解決傳統電網公司差價盈利模式,改變為獨立輸電價格模式,這也是國際上公認的一種模式。
韓曉平:開放售電端,讓供需雙方見面是最大亮點,F在五類公司可以售電,包括電網公司的配電企業,能源服務公司都可以參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優化配置資源。發電公司跟用戶直接談,電網公司只收過網費。這樣供需雙方可以綜合考慮過網費和供電結構,提升系統穩定性,優化負荷,推動節能減排。
媒體:有觀點認為價格機制還沒理順,現在開放售電端過早了,你怎么看?
曾鳴:我同意這個觀點。電價是市場化的核心要素,價格必須要走向市場,F在價格機制沒有理順,所以要“三放開”,政府把定價權交出來,讓供需雙方交易形成價格。
韓曉平:有道理。真正的供需雙方市場化交易平臺的形成需要一定時間。很多用戶不具備專業知識,還是習慣從電力公司買電。新的改革可能會從大用戶開始,越來越多用戶愿意通過電子商務、“互聯網+”買電,形成新的交易平臺,逐漸形成新的供求關系。
- 1
- 2
- 總2頁
來源:新京報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593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