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一帶一路”促跨境能源互聯互通正文

“一帶一路”促跨境能源互聯互通

2015/3/30 11:01:40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中提出“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共同維護輸油、輸氣管道等運輸通道安全,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

    通道安全是持續的擔憂,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潘繼平博士認為,管道安全形勢面臨挑戰,需要建立多邊安全保障機制。

    沿著絲綢之路的能源基礎設施,我國早已開始建設,輸油輸氣管道有些已經投產,還有在建的,電網也在籌劃,其中以天然氣管道最為外界關注。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最初的設想是在中哈石油管道的基礎上延伸。2003年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開始商議中哈輸氣管道,同時與其他中亞國家展開協商。

    之后,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陸續加入。這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根據建設進度,又分為中亞A、B、C、D線。

    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工程是中國石油在已建成投運的A、B線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滿足國內對清潔能源的需求,規劃建設的又一條能源大動脈。C線與A、B線并行敷設,線路總長度1830公里,設計輸氣能力250億立方米/年。線路走向起源于土烏邊境格達依姆,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2014年已經具備投產條件。

    中亞天然氣管道A、B線設計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通過西氣東輸二線向內地供氣。C線與西氣東輸三線相連,預計2015年年底相關配套設施全面建成后,將提升中亞天然氣管道全線輸送能力至每年550億立方米。

    2014年中亞D線也已經開工建設,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全長1000公里,其中境外段840公里,設計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氣源地為土庫曼斯坦復興氣田。中俄去年5月簽署對華供氣合同,隨后開始建設東線天然氣管道,2018年起逐漸達到380億立方米供氣量。

    在新疆入境的還有中俄西線,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年3月份提到,將全面開工建設東線天然氣管道并簽署西線天然氣項目合作協議。不過中俄西線項目目前還沒有簽署供氣協議,媒體報道稱今年5月可能完成談判。

    中國的天然氣管道總體分為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氣源四個進口途徑。西南中緬管道,設計輸油能力為每年向中國輸送2200萬噸原油、1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中緬輸氣管道2013年7月已經建成投產。

    海上通道主要是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截至去年底,已有11座LNG接收站建成投產,主要由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運營。

    國家電網去年底出臺20條支持新疆電力發展穩定意見,將進一步加大人、財、物和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新疆電網建設。國網還把新疆作為落實“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輸電走廊,加大與周邊鄰國的電力項目合作,中巴經濟走廊電力互通項目即將啟動。不過絲綢之路經濟帶輸電走廊目前還沒有真正開工的消息。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一帶一路”促跨境能源互聯互通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5925.htm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