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出了三分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分層構架,專業分工。我們搞了很多智慧能源運用和探索,有沒有互聯互通的可能性?沒有,因為在里面沒有分層,沒有分工,無法實現專化優勢的挖掘,最近一段時間光伏成本下降很快,任何一個企業不是整體的去做,而是形成分工,清晰化的模式。我們能源互聯網,智慧能源是不是能夠借鑒這樣一個方式,我們認為是可以的。這種方式的提出不僅是技術標準的問題,實際上整個業態模式的問題。
這一點提出來要考慮一個問題,這個分層框架的模式可以不可以被行業接受,我們認為是可以接受,它是廣泛適用,前向兼容的。它可以兼容電力管理也可以兼容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工作,對不同的主體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框架去實現,所以下一階段我們和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推進整個智慧能源分層。
第二分,叫做分頭建設,信息聯通。對于不同的主體,電網公司,燃氣公司,小區的業主都可以使用智慧能源去建設,在這個體系每一個主體都會滿足自己的一個需求,企業,能源用戶可以實現企業的自我管理,而園區可以實現更加廣泛能源治理。在這個框架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如何讓信息流動起來,我有信息為什么給你。我們認為通過四個機制可以實現,第一個機制是能源基礎運行的一個機制。我是一個用戶我家里的燃氣和電力系統的運行,是電網和燃氣公司幫助我運行的,必須把數據給他。第二個機制市場化交易的機制。在美國最高峰值的電價平時價格一百倍或者一千倍,如果企業規避浪費,必須分享和獲取別人的能源信息和數據。第三個監管,你必須要把數據公布給政府,這個監管有兩個維度的監管,第一個監管就是環境保護的監管,你的溫室氣體是不是符合溫室氣體檢查的要求。第二個監管在于價格的監管,最近一段時間分別參與能源市場化改革的研究。我們怎么去核算整個能源系統的成本,怎么推進能源價格差異化。比如說合同能源管理,環境質量的管理,這個里面有信息驅動的體系,這個邊界要由政府主導把體系規范出來,把信息流通的機制明確出來,讓信息去進行流動和共享。
第三個分就是分享收益,創新機制,智慧能源這樣一個復雜的體系需要合作共贏的推進,任何一個主體很難獨立建設和運營這么一個體系,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看到有能源供應商,能源用戶,政府推進智慧能源,采用很多激勵的手段,我們看到實際上難以為繼,設備商在推進的過程中很注意跟政府合作,很注意政府的補貼,大數據,能源市場化運行主體更別提了。還有節能服務公司。我們缺乏一個體系化的支撐,怎么破解這個困劇,一定要讓智慧能源創造效益,怎么創造效益,之后在其他分論壇去分享。一個是鼓勵技術信息的突破,讓信息技術能夠切實服務能源體系,而不是用一個互聯網框架往不同的領域去套。第二點要依托市場化改革,所以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通過技術分層,加強競爭,降低成本等等,我們可以看到用戶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政府監管得到了滿足,形成了規模效應,未來智慧能源產業格局是什么樣的?在設備層面實現能源系統自動化運行,在市場運營層面由于能源輸送分,實現能源系統運行市場化,實現能源決策科學化,最終能源升級改造的實效化。
到2030年的時候,智慧能源整個產業規模達到GDP0.3%到1%,這個比重要覺得小。 2030年工業占GDP的比重30%,我們從無到有形成了一個產業。做這個事情,智慧能源在不同的行業運用與融合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將是在能源行業,逐步應用在工業行業,之后是商業建筑,居民用戶和交通領域, 在這個體系里面,我們怎么核算智慧能源增加值,產值規模,我們考慮智慧能源幾個效益,降低 能源成本,促進生態保護,促進能源便捷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產使用效率,包括通過優化體系的運行,提升發電機組的運行效率,實現能源資本回報快速回收。我們可以實現很好的促進能源發展的前景。
第一個不確定性智慧能源的發展要面臨有效對接差異化的能源需求和實現規;蓮椭苹茝V的矛盾。
第二個要推動力推動產業和技術分層。第三要形成合作和分享的機制,這一點要所有主體有積極性。第四個對所有的國家,所有的領域都要面對的問題,環境外部成本的問題。能源市場化對智慧能源帶來基于,但是智慧能源將是能源市場化改革重要支撐,所有信息匯總在哪里,匯總在管網,政府的監管,市場的運行可能都存在一定的困難,誰掌握信息就是王,未來通過智慧能源體系來運行,智慧能源將變為基礎的平臺,整個產業格局有不同。 我們終結了幾個分享,降低能源行業的門檻,促進能源市場投資和運營主體多樣化等等,在這個體系下智慧能源可以有效支撐能源市場化改革。
前端時間調研深圳能源燃氣公司,他們向我抱怨,他們很難有效界定用戶在本月1號和2號上個月和30號的量,這個就給價格界定帶來的難度,這個還是面臨的很大的問題,就這么一個問題仍然不能實現。未來的智慧能源發展可能有很多的機遇和需求。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