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15中國能源互聯網大會在浙江世貿國際展覽中心5層國際廳舉辦,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先生在大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演講題目為《氣候變化、能源革命與能源互聯網》。以下為演講內容: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先生
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想在這里簡單跟大家講一下三個問題之間相互的關系,第一個應對氣侯變化這樣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氣侯變化作為科學的問題提出來有很長時間,經過23年艱苦的談判,到現在為止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形成了一個共識,應對氣侯變化是全球的事情,F在差不多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提交制度貢獻,出現全球共同應對氣侯變化的局面,很多人對氣侯變化不是特別清楚。
應對氣侯變化最重要的一個東西就是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75%到80%是人類燃燒化石能源排出的二氧化碳,控制能源碳排放只有兩三種途徑,一、是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就是低碳的增長方式;二、能源系統的轉變;三、消費方式的轉變,基本上通過三個方面來做的。三個方面都推動了能源轉型和革命。大家注意到目前170個國家提出應對氣侯變化所有的目標都是能源相關。我們國家提出了三項指標,我們到2030年左右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那個時候到達一個頂峰,那么我們的二氧化碳排除這些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氣可能達到個相對的平衡,同時2013南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20%。美國到2030年電場溫室氣體排放減少35%,只有天然氣的技術才可能實現,或者低排放發電技術才能實現。挪威提出在2013年新增的汽車都是零排放,這個零排放是指什么?即使采用電動汽車的時候,也必須要求電的來源也是零碳。歐盟是特別激進的一個國家,或者國家集團,提出來的目標更加苛刻一些,到2030年氣侯變化比1990年減少30%,能源消費減少30%,他提出一個更遠的戰略目標2050年所有的碳排放減少80%到85%,80%以上能源來自非化石的能源。氣侯變化和能源革命相互的關系,大家注意到今年6月份,發達國家希望到本世紀末人類告別化石能源時代。我們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訪問美國的時候,做了一個報告,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回應,中國在本世紀末進入零碳時代,大國對能源發展方向做了一個前瞻性的展望。到本世紀末還有85年的時間,大家看著這個時間很長,但是對一個能源系統的變革來說,時間似乎太短一些。
大家都知道上個世紀初開始大量使用煤炭,從那個時候從75%幾降到20%左右,差不多用了很長的時間,如果每年減一個百分點的時候,也需要七八十年的時間,這個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減少一個百分點化石能源的比例慢慢推進,這個跟互聯網有什么關系?
大家都知道現在依賴非化石能源主要來自于可再生能源,為什么?核能有相當大的爭議,從世界范圍來看,聯合國的成員國有206個國家和地區,在氣侯變化談判作為一個國家集團有一票,有206個國家和國家集團,大概只有10%個國家贊成核能的,大概是100個國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在所有聯合國決議里面,大的會議文件里面把可再生能源放在突出的地位。所以在這里面著重講一下。
可再生能源占了主導的地位,可再生能源是間接系,不穩定,它比較要龐大的系統支撐穩定能源可靠的供應,就帶來能源互聯互通的問題,過去我們的電力系統剛剛發展的時候,都是分布式,最后一個小小的分布式構成區域性的電網,然后有了大的區域性電網,現在有更大的網需要我們去安排,比如說歐盟28個國家建立統一歐洲電網,共同吸納可再生能源。在非洲建立一個能源走廊,希望非洲和歐洲共同連在一起,共同享有可再生能源。里夫金先生有一個暢想把五大洲連在一起,共享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我們國家電網也推全球能源互聯的作用。現在更加現實是區域能源的互聯,如果大量發展風電和太陽能北部地區等等,現在有一個嘗試浙江到寧東有一條輸電線路,將來從內蒙,新疆,大西北把那邊的清潔能源輸送到華北,華東的地區。這個是區域的互聯,區域內的互聯互通也是特別重要,特別是分布式的能源發展,我們需要能源互聯的概念。
我們的燃氣系統,北歐、中歐、南歐、北歐及俄羅斯連起來了。中國希望構成一個南亞和中亞、中國、東明相連的龐大天然氣供應體系,類似于中亞前蘇聯地區和歐洲這種互聯。所以未來能源互聯互通是一個龐大的概念。在節能這樣一個領域,在公共服務領域,甚至一個樓宇能源的互聯互通都是特別重要,都是有改善的東西。能源互聯網是一個嶄新的行業,是未來充滿無限商機的行業,同時需要我們在很多的方面作出變革,除了技術之外,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技術不構成障礙,現在最大的障礙是體系障礙,構成能源商品市場,并且為市場的形成構成相應技術網絡,比方說天然氣的網絡,能源的網絡,這些網絡配以互聯網技術,為接納更多的非化石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改善我們的能源結構,可能需要完善能源互聯網系統,能源互聯網這樣一個概念從提出到實踐,以及到完成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
今年是第一屆能源互聯網大會,我們希望每年都可以交流一下,能夠有不斷技術進步,有政策的改革,通過技術的進步,政策的調整和極致的創新才能把能源互聯網事業推向前進,謝謝大家!<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704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