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這是今年發改委核準的第一個特高壓工程,拉開了2015年特高壓大規模建設的序幕。
兩天后,國家電網公司印發文件,要求“全面加快特高壓電網發展”。那么,“全面加快特高壓電網發展”的條件成熟了嗎?此舉有何重要意義?特高壓發展今年有何重點任務?
大規模開展特高壓建設的條件已經完全成熟
眾所周知,特高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具有容量大、輸送遠、經濟性的顯著優勢。它是我國為數不多世界領先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
我國發展特高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0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堅持創新發展,鍥而不舍、攻堅克難,全面掌握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核心技術及關鍵設備制造能力,建成投運的“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一直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特高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占領了世界電網技術的制高點。中國特高壓還走出了國門——國家電網公司成功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項目。因此,我國在特高壓理論、技術裝備、工程實踐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已經具備大規模加快發展的條件。
目前,特高壓電網已步入快速發展期。2014年發展特高壓被納入《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被納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目前,2014年開工的“兩交一直”特高壓進展順利,國家電網在運在建的特高壓線路長度超過1.5萬千米,變電(換流)容量超過1.5億千伏安(千瓦)。2014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建設的通知》,要求加快建設一批特高壓輸電通道。統籌考慮能源基地開發、受端地區用電需要,提出在“四交四直”工程基礎上,加快推進“五交八直”特高壓工程。
特高壓對于減少霧霾、帶動經濟、互聯互通意義重大
發展特高壓電網,不僅對保障能源安全、解決電網安全問題十分重要,對于防治大氣污染,促進經濟增長和互聯互通更是意義非凡。
首先,能源資源和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西電東送、北電南供、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將是我國能源發展的基本格局。特高壓±800千伏直流工程輸送容量和經濟輸送距離可達到1000萬千瓦和2500千米,±1100千伏直流工程可達到1200萬千瓦和5000千米,是大范圍優化能源配置的重器。另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未來用電需求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預計2020年、2030年、2050年,我國發電裝機將分別達到20億、29億、52億千瓦;全社會用電量分別達到8.4萬億、11.8萬億、15.3萬億千瓦時。因此,實施“一特四大”戰略,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促進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是實現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保障能源安全的根本舉措。
其次,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有的500千伏電網已面臨短路電流超標、發展適應性不強、輸送能力不夠、走廊資源稀缺等突出問題,“強直弱交”結構嚴重威脅電網安全,迫切需要加快發展特高壓交、直流電網,實現電網升級。只有建成“三華”特高壓交流電網,才能安全承接特高壓直流大規模送電,“強交強直”特高壓電網完全能滿足遠距離、大容量資源優化配置需要。<
編輯:刀刀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561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