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一直都是汽車業發展的方向,也是中國汽車“彎道超車”的機會。電動車一直都是各大汽車廠商爭奪的焦點,隨著電動車市場競爭的加劇,電動車充電站模式之爭也日漸火暴,各企業都在紛紛爭搶建設充電站,未來充電站以何種形式存在,應了中國那句古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充電麻煩一直是新能源汽車難以推廣的難題。但在今年9月17日,國內首例采用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大功率無線充電系統的公交商用示范線在湖北襄陽啟動,與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雙方攻關研發的三款無線充電商用汽車。此項無線充電技術的商用為現有插電和換電模式之外新增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式。
“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上取得了重大創新突破,成為全球領先汽車無線充電廠商,今年9月全球第一條大功率無線充電新能源大巴投入商用,代表了當今全球汽車無線充電的最高技術水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規劃副總裁孫枕戈向相關媒體表示,同時他還表示,“從2015年開始,中興通訊每年將投入至少10億元人民幣進行無線充電設施的商業運作”。
但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無線充電現在正在嘗試中,安全性,技術性,效率方便都還不算成熟,充電樁無線領域還在探索中”。
無獨有偶,德國柏林嘗試進行一項測試,將100個傳統的路燈柱改造成充電樁,如果運行良好,將有望在全德國推廣。街邊隨處可見的路燈柱有望成為我國充電設施布局提速的突破口。北京華商三優副總經理陳強表示,路燈柱交流充電的模式只是應用場景變化而已,技術難度并不大,一旦試驗成功,將對充電設施建設產生巨大影響。
“有利于充電站發展的模式都是值得探索的,現在雖然沒有形成規模效應,還是提倡去嘗試”。牛近明向記者說。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產電動車以及美國熱門電動車特斯拉的充電方式為接線充電,全國多個地區都提出了充電樁的建設規劃,包括土地征用等投資算在內,今后兩年內全國充電樁建設的投資額將超600億元,其中充電樁設備采購預算120億元,投資規模超預期。充電樁建設也將迎來高峰,全年充電樁總數有望達到10萬個,遠超去年1.9萬個的同期數據。
“目前各家電動汽車的充電電流、通信協議、接口標準都不統一,充電樁即使建好也只能給自家品牌的汽車使用,沒辦法做到共享。”通用汽車新能源主管告訴媒體,標準的不一致給后續建設帶來了很大困難,這意味著即使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投建完成,也沒辦法收回成本,也就是說,只能給自家車用,不能開放給其他品牌的話,市場太過狹窄,基本上無法實現良好的商業盈利。
據悉,財政部介紹了新出臺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通知,并表示將盡快做好獎勵政策的落實工作,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規劃預計2015年1月發布實施。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對于充電站模式建立的競爭會愈演愈烈,充電設施的合理規劃將會平衡充電設施運營的商業模式,誰會主導充電站的未來;虺蔀闆Q定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512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