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來,層出不窮的利好政策,鼓動了二級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資熱情。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配套設施,上半年累計建成2.5萬個左右。按照日前頒布的《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規定,充電接口與新能源汽車數量比例不低于1:1.目前充電樁數量已經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充電難”如今已經成為了制約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為了破解這一現象,今年以來,北京、上海等地政府陸續推出大規模建設充電設施的發展規劃。其中北京擬三年內建設1萬個快速充電樁,并且明確提出電動車企需要執行先建樁后賣車的規定。除此之外,特斯拉也加速布局國內市場。在各地政府以及特斯拉的帶動下,充電設施將迎來一輪建設高峰。
按照此前發布的規劃目標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0萬輛。按照一輛車對應1個慢充、0.2個快充計算,預計至2020年將會催生500萬個慢充和100萬個快充的市場需求。隨著充電樁建設加速,充電設備未來投資額將會超過850億元。充電設施高成長前景已然顯現。
民資進入充電設施動力增加
近日《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通知》的出臺,明確了電動汽車用各類電價的優惠措施,充電站盈利模式顯現,民營企業進入動力增加。《通知》明確,對于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實行價格優惠,執行大工業電價,并且2020年前免收取基本電費,按照目前我國銷售電價制度進行推算,基本電費相當于0.16元/kW.按照《通知》要求,減免6年基本電費,預計將會減少用戶購電成本18%左右,充電站盈利模式有望形成良性循環。
地價高企也是阻礙充換電設施建設發展的原因之一。此次發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2020年前,各地政府要通過財政補貼、無償劃撥充電設施建設場所等方式,積極降低運營成本。充換電服務費用的確定以及運營成本的降低,將帶動民營企業參與熱情。
此外,由于各國標準不一以及我國地方的公共快速充電樁多由當地車企提交設計方案,導致充電樁的充電接口五花八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充電樁無法通用的現象。近期中德充電接口標準的統一,以及特斯拉將配合新版國標的消息提升市場對于新國標出爐的期望。此舉將有助于打破不同車企“割據”的現象,激發各類企業進入充電網絡運營領域的熱情。
充電站建設過程中需要用到很多設備,如充電機、電能監控系統、有源濾波裝置、充電樁、電纜等。隨著民企進入充電網絡運營領域的熱情度逐漸升溫,將會帶動相關設備的需求。<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443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