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我國今年的多晶硅產量會超過13萬噸,而加之逾9萬噸的進口量,這一數字或將達到22萬噸。盡管外部貿易壁壘并未消除,中國光伏仍然在2014年贏得了反彈。
今年9月時,我國多晶硅產量已經達到9.8萬噸,10月份的這一數字已經變成11.1萬噸。但從多晶硅產業來看,盡管現在已有18家企業開工,但其中滿產的企業不是特別多,且有約一半的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50%,盈利情況也不盡相同。
部分光伏企業滿產
回顧歷史,光伏產業曾被指‘兩頭在外’,原因之一便是由于多晶硅基本上依賴進口。初期,進口比例達到90%以上,而現在我國的多晶硅自給率已經接近60%;谶@些現狀,以及在生產成本上的改善,中國太陽能級多晶硅產品已經基本具備了替代進口的基礎。
今年上半年,57家通過規范條件的光伏制造商中的組件企業,綜合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了78%,53家電池企業則達到了72%。這個反映了中國光伏的景氣度。更值得一提的是,前15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已經超過了85%,前15家電池企業甚至超過了91%,少數企業接單已經超過了它的產能。
中國光伏產能過剩與否,不是主要問題,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掌握好發展節奏。換句話說,市場與產能的發展應該保持某種程度上的協調一致!
大起大落不利產業
2009年到2013年,中國光伏曾經歷了一個非常陡的過山車曲線,但我想這可能是一種倒逼機制,形勢越是困難,中國光伏企業越在大力發展我們的技術,所以,2009年到2013年,是中國光伏技術發展最快的四五年。大家看到我們多晶硅、單晶硅的轉換效率,都提高了1.5個百分點以上,我們的耗硅量大大縮減,達到如今的5.2克/瓦。
專業人士認為,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屋頂資源已經非常稀缺。令人擔憂的是,在一段時間里發展過快,很可能就會形成后面的大起大落,大起之后是大落,這對光伏產業的沖擊是非常大的。所以,對行業發展要統籌計劃。<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460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