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交流培訓>>風電產業現狀及前景分析正文

風電產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2009/6/15 14:46:5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如果沒有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多米諾骨牌式的倒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進程恐怕還在化石能源掌控方和新能源推動者之間的拉鋸中徘徊。

  世界經濟“跳水”后,可再生能源即刻被扶植成救命稻草。

  宏偉的綠色能源戰略不僅幫助奧巴馬入主白宮,更成為美國新政府兌現恢復經濟、提升就業承諾的指靠。在GDP增長保8%的壓力下,中國的新能源產業也被賦予了戰略意義之外的現實重擔。

  產能過剩

  在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中,風電是除水電外成本最接近商業利用的能源,因此在過去若干年里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

  2007年9月國家發改委在公布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時,其中風電的發展目標是2010年達到500萬千瓦裝機容量。但這個規劃其實在2007年當年就已經實現。時隔僅半年,2008年3月發改委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將風電2010年裝機容量目標調整到1000萬千瓦,比《中長期發展規劃》翻了一番。

  但即便這個擴容了一倍的千萬級目標,仍然比計劃提前兩年完成,并“使中國超過印度,成為第四個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的大國——當年新增裝機占全球新增裝機的23%!敝袊稍偕茉磳W會風能專業委員會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陳雪松在2009年5月22日的“中國風能產業對話資本論壇”上列出了這個數據。

  沒有資本的助推,很難想象一個成本在市場價之上的產業能在政策框架外發展得如此迅猛。

  布局2010~2020年能源棋盤的《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雖然尚未正式出臺,但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預測,2020年中國的風電規模將達到1億千瓦裝機容量。

  這一預測也得到了陳雪松等業內人士的認可。可是,面對接近9000萬千瓦的發展空間,商業資本機構卻一改往日的熱情,表現出格外的克制和謹慎。

  2008年全球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資達到1200億美元,其中42%(超過500億美元)進入了風電領域。不僅民營企業蜂擁而入,國有大中型企業也把它作為一個很好的選擇。以致目前中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大概已經超過了70家。僅僅前四家的產能就已經達到了1200萬千瓦,但2009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只有大概800萬千瓦到900萬千瓦。

  “產能大過需求,已經開始展露苗頭!泵鎸σ桓墒治站拶Y的風險投資人,周鳳起給出了善意的警示,“現在風電發展很快,風電整機的制造門檻也不是很高。雖然國家在電價方面給予了一定的經濟激勵政策,現在看起來賠本可能還不能說,但是暴利也達不到!

  國進民退

  投資的追捧,讓風電產業著實風光了好一陣。但沒有節制的資金推漲,毫無疑問會使金豆子在最后的接棒者手中變成燙手的山芋。

  深圳的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松禾資本的合伙人王勇直言,從風能投資項目的現狀看,“經濟效益和經濟指標的落實和達成,很多不令人滿意。這樣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投資機構的投資行為,會延緩(投資)步驟”。

出于風能投資前景的不明朗,王勇向金風科技首席財務官余丹柯拋出了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無論是風電生產企業還是風電營運機構,如果減少投資,你們風電企業還有沒有利益,有沒有機會(自己生存下去)?”

  這也是許多投資人所擔心的。畢竟,即使如金風科技這樣在風能領域已經專注多年、產業鏈條完整的企業,也必須借助國家對新能源的補助及碳減排交易收益補貼運行費用。

  出于突破贏利模式的壓力,金風開始向風電服務和風電場投資運營滲透!皬恼麄能源行業的升級換代來說,終歸有一天服務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贏利支撐點。”余丹柯說,“如火電、核電,或者像大型的裝備制造行業,真正的利潤并不來自于整機制造,整機的制造商都是通過設備去賣長期的服務合同!

  風電場往往位于遠離城市的偏遠地區,風機的運行維護,從長期來看會是一個突出的利潤點。此外,金風科技2008年的業績中有10%來自風電場的銷售和轉讓。作為上市企業,只有實現贏利才能對股東有所交代,所有能并入企業收益的資產都會物盡其用。不過此類收入雖然能一時美化財務報表,但風力資源條件好、電網接入方便的風場資源畢竟有限。

  政策助推下的跑馬圈地雖然能暫時推高風電場的轉讓價格,可是如果高價轉出的風電場不能實現持續贏利,必然影響買方接納意愿和出價,一旦風場儲備資源賣盡或者購入賣出價差不足以抵消資金及維護成本,這筆收入來源自然干竭。

  事實上,由于設備運轉時間短,導致風電機組發出的電單位成本高企,加上風電并入電網銷售的瓶頸,實際上中國的大多數風電場都在虧損中運轉。但糟糕的贏利狀況并不影響當下風場成為被高價追逐的目標。

  也許正是基于國家層面的新能源戰略規劃,在這一輪風場圈地中,競相角逐的都是些“國”字號的電力公司——政府對國有電力公司的發電量給出了新能源的配額要求,為了達到配額數據,國資背景的電力公司不得不盤下虧損的風電場,而精明的商業投資機構早已撤資上岸。

  危險信號

  2008年,全球的能源格局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在美國和歐盟這兩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發達經濟體中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超過了新增的傳統能源電力(傳統能源電力包括煤電、油電、氣電、核電)。

  各方政府紛紛宣布要大大增加可再生能源、低碳或清潔技術的公共財政投入,這樣做是為了有個更美好的未來嗎?是的。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新能源的帶動激勵經濟,增加幾百萬的就業崗位——宏大美好的愿景下,隱藏著短期的急功近利之心。

  智基創投的合伙人林霆坦言,包括風能在內的新能源產業本質上更像一個大泡泡:“因為目前似乎找不到比新能源更加有故事的這么一個產業,所以當經濟危機出現的時候,就是要把新能源當做挽救經濟的一劑強心針,當做全球經濟下一輪發展的驅動力和未來的希望!

  中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已經在甘肅酒泉啟動,緊隨其后,蘇、蒙、新、冀也把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陸續提上日程。但目前已經形成的千萬裝機容量尚且在風能不穩、并網的瓶頸中依靠政策的支持艱難掙扎。如此多家大型風電廠,如果建好了發不了電或者送不走電,政策能支持到哪一天?

  上海已經有做大風機的企業開始關門了,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深圳風發科技董事長周慶余警告說:“目前一千多萬千瓦的生產能力和六百多萬千瓦的發電能力,按照這個比例來說就應該預測洗牌的時間了,風電設備企業一定會有一批要被淘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北極星電力新聞網
本文鏈接:風電產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6/2009615144652.html
文章標簽: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