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管理中心
>>
行業資訊
>>修改新聞資訊信息
資訊類型:
行業要聞
企業動態
新品速遞
解決方案
交流培訓
嘉賓訪談
產業縱橫
人物聚焦
展會動態
會展報告
本站動態
標 題:
*
頁面廣告:
不顯示
顯示
副 標 題:
關 鍵 字:
多個關鍵字請用“
/
”分隔,如:西門子/重大新聞
內容描述:
隨著國家能源局印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幾經波折的分散式風電一躍成為“新風口”。分散式風電能否像分布式光伏一樣火熱?分散式風電開發對整機商有哪些新的要求?行業是否會面臨新一輪洗牌?
新聞來源:
鏈 接:
責任編輯:
標題圖片:
無
當編輯區有插入圖片時,將自動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屬類別:
(不超過20項)
電源產品分類
:
UPS電源
穩壓電源
EPS電源
變頻電源
凈化電源
特種電源
發電機組
開關電源(AC/DC)
逆變電源(DC/AC)
模塊電源(DC/DC)
電源應用分類
:
通信電源
電力電源
車載電源
軍工電源
航空航天電源
工控電源
PC電源
LED電源
電鍍電源
焊接電源
加熱電源
醫療電源
家電電源
便攜式電源
充電機(器)
勵磁電源
電源配套分類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測試儀器
電磁兼容
電源IC
電池/蓄電池
電池檢測
變壓器
傳感器
軸流風機
電子元件
連接器及端子
散熱器
電解電容
PCB/輔助材料
新能源分類
:
太陽能(光伏發電)
風能發電
潮汐發電
水利發電
燃料電池
其他類
:
其他
靜態頁面:
生成靜態頁面
*
內 容:
<P> 隨著國家能源局印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幾經波折的分散式風電一躍成為“新風口”。分散式風電能否像分布式光伏一樣火熱?分散式風電開發對整機商有哪些新的要求?行業是否會面臨新一輪洗牌?</P> <P> 近日,北京國電電力新能源技術公司總經理董霞威接受了《能源》記者專訪。他認為,分散式風電的未來發展需要放緩腳步,需要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對整機商也提出了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要求。</P> <P> 以下是《能源》記者采訪的主要內容。</P> <P> 《能源》:此次出臺的分散式風電管理辦法新政打破了審批流程繁瑣等壁壘,政策松綁為風電發展帶來了哪些新契機?</P> <P> 董霞威:在“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形勢嚴峻以及市場上優質集中式項目大面積開發的情況下,由于優質風電資源遠離用電負荷,風電從集中大規模連片開發轉向集中式和分散式協同發展勢在必行,分散式風電的優勢在于對并網的負荷水平要求低、投資金額門檻低、占地面積小、建設周期短、不占核準指標、電力能及時消納。</P> <P> 原來把分散式風電的定義為35千伏以下,容量是20兆瓦。此次分散式風電管理辦法出臺以后首先是從電壓和容量上放寬了,電壓等級提高到 110千伏,容量擴大到50兆瓦。其次,原來的審批流程比較復雜,造成時間及資源的浪費。此次管理方法從審批流程上松綁了,簡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P> <P>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國能發新能[2018]47號 國家能源局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尚未配置到項目的年度新增集中式陸上風電和未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并確定上網電價,各項目申報的上網電價不得高于國家規定的同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分散式風電項目可不參與競爭性配置,逐步納入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范圍!</P> <P> 這就意味著從2018年5月18日開始,集中式風電項目已經正式從“標桿電價”階段進入了“競價上網”階段,通過競爭方式確定的上網電價只是不得高于國家規定的標桿電價,但按照目前各地資源爭奪的激烈程度來看,最終價格應該會比標桿電價降低很多。集中式風電項目激烈競爭,會一定程度上激勵大家參與分散式風電的開發。</P> <P> 《能源》:相較于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發展多年沒有顛覆性的起色。時隔六年,指導意見升級為管理辦法,有了政策的助力,分散式風電會否像分布式光伏一樣火熱?您如何看待分散式風電的未來發展?</P> <P> 董霞威:分散式風電的概念初始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在2011年之前,能源局將“分散式風電”歸類為“分布式發電”。2011年7月曾下發《關于分散式接入風電開發的通知》,但分散式風電并沒有預想的火爆,據媒體統計,在批復的18個示范項目中,只有15個建成,大多數來于國有企業。</P> <P> 分散式風電的發展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早期未能形成較為完善的分散式風電技術標準體系和管理規范,來指導分散式風電的整體開發工作。多數已建成投運的示范項目,沒有體現出與傳統風電場的差異;分散式風電配電網低壓接入、就地消納的特點沒有得到彰顯,示范作用不明顯。</P> <P> 未來一段時間內,雖然分散式風電的一些發展瓶頸依然存在,但隨著我國風電產業重心向中東部和南部地區轉移,分散式風電正好適合在這些低風速地區開發,產業政策也逐步向分散式傾斜,分散式風電的發展有望加速。</P> <P> 但是分散式風電一定要借鑒分布式光伏過快發展給同行業帶來的弊端,放緩發展腳步。需要國家出臺規劃綜合考慮當地的負荷狀況是什么水平,用電情況如何等因素,然后再有序開發。</P> <P> 《能源》:分散式風電發展的關鍵不僅僅在于技術的創新,還有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市場的對接,分散式風電投資經濟及商業模式是否成熟?</P> <P> 董霞威:新能源發展,最為關注的之一是其盈利模式,有健全的盈利模式,才能讓這個行業持續發展。例如,小型風電并網系統的回收期較長,企業要生存,補貼就不能少,這一點我們在新能源汽車身上就能看到影子,隨著政策和補貼的調整變化,企業業績就會出現大滑坡,引發行業動蕩。</P> <P> 其實分散式風電的商業模式跟傳統的集中式風電沒有很大區別,集中式風電開發一部分是國家補貼,一部分是上網電價,計劃的投資收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過快發展帶來的限電問題打破了這種商業模式,回報率遠達不到預期。</P> <P>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辦法》中有這樣的一部分內容——分散式風電項目是指所產生電力可自用,也可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的風電項目。所以在項目中請核準時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具體來看,自發自用部分電量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上網電量則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收購,其中電網企業承擔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部分,當地風電標桿上網電價與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差額部分由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此外,對未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建設的分散式風電項目,國家不予補貼。</P> <P> 自發自用補貼取消,但全額上網保留,業主承擔風險的同時保障項目回報。這可能是對業主承擔風險的同時對項目回報率進行了兜底保護,加強了項目吸引力。</P> <P> 要想加快分散式風電的發展,必須有健康成熟的盈利模式作為保障,目前來看正在探索成熟的商業模式。</P> <P> 《能源》:目前分散式風電開發還面臨哪些掣肘因素?電網公司對分散式風電開發持何種態度?</P> <P> 董霞威:分散式風電發展低于預期的原因,首先是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各省和地區關于分散式風電的發展規劃編制沒有跟上,導致早期國家推動的相關政策并沒有很好的落地。</P> <P> 其次我國欠缺分散式風電的管理規范,國土部門對于分散式風電項目的土地性質認定在政策上還不太清晰,造成投資者對分散式風電持觀望態度。</P> <P> 分散式風電管理比較分散,給電網的業務管理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在分散式風電缺少參考經驗的情況下,電網可能傾向于制定更嚴格的標準,也就是說,分散式風電的技術標準會參考傳統風電場的要求,這主要是出于對電網運行安全的考慮。從社會整體效益的角度來看,《辦法》約束了電網公司,具體要求電網公司如何去做,提高了辦事效率。</P> <P> 《能源》:據行業分析師測算,分散式風電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達到11.46%,盈利性可觀,這一數據是否具有普適應? </P> <P> 董霞威:分散式風電項目的投資內部收益率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第一是風資源,風資源越好的地區收益率越高;第二是電價,風資源是變動因素,而電價在不同地區也有所差異;第三需要考慮投資,山地的投資高收益率就低,而平原地區的投資較低收益率就會高。具體說到11.46%的收益率,其實部分資源好的地區收益率遠遠高于這一數據。</P> <P> 《能源》:在分散式大發展的背景下,開發企業對整機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P> <P> 董霞威:首先是高可靠性,分散式風電分布的地區風資源比較弱,這就對風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塔筒越高越好,葉片越長越好。在這種要求下就需要設備制造商提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產品,對風機質量、結構有了更高的要求。</P> <P> 其次在對風電的分散式開發中,主要是利用低風速資源,集中在中東部和南方等靠近負荷中心的區域。這要求整機廠家盡快開發更適用于低風速區域的風機,來滿足開發商的需求。</P> <P> 最后,分散式風電意味著維護檢修難度更大,對設備穩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整機商提供穩定性更高,發電效率更優的設備。</P> <P> 《能源》:因接近人群密集區,分散式風電對風力機設備安全質量的要求空前提高,對風電制造水平提出更嚴格的要求,行業會否面臨新一輪的洗牌?</P> <P> 董霞威:風電行業的洗牌并不是因為分散式開發的提出而開始的,對設備制造商而言本身就應該向著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發展,對質量效益的追求是制造業長久的目標。經過近十年黃金發展期,風機設備制造商經歷了大浪淘沙的激烈競爭,目前格局已基本穩定,以金風為行業龍頭,明陽、遠景和聯合動力等為第二梯隊,這些廠家在研發技術、生產工藝、質量安全、產業鏈控制等環節具備很大優勢,有相對穩定客戶群體,可以說未來在分散式風電變化也不會很大,這些廠家如果在分散式市場發力,原來的優勢會保證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P> <P> 《能源》:在您看來,我國風力機設備現狀能否滿足分散式風電發展需求?具備何種素質的整機廠家能夠在洗牌中脫穎而出?</P> <P> 董霞威:對分散式風電來說,技術成本高也是一個不利因素。在對風電的分散式開發中,主要是利用低風速資源,集中在中東部和南方等靠近負荷中心的區域。整機廠家需要開發更適用于低風速區域的風機這意味著葉片更長,塔筒高度更高,適用于低風速地區的風電機組制造成本,必然高于目前用于中高風速地區的風電機組,整機制造商必須花費大量資金,對當前風電機組的設計進行創新。</P> <P> 分散式風電意味著維護檢修難度更大,對設備穩定性提出更高的的要求,所以具備強大研發技術優勢,風機運行穩定性高的主機廠家會在分散式風電中搶占先機。</P> <P> 另外分散式風電意味著投資主體更分散,投資方會選擇質量更好、信譽更優、具備良好服務體系的主機廠家,投資方會用腳投票,選擇對自己最有力的設備,所以之前在集中式開發過程中依靠一兩個大客戶就可以生存的企業,市場份額會受影響。</P>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