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管理中心
>>
行業資訊
>>修改新聞資訊信息
資訊類型:
行業要聞
企業動態
新品速遞
解決方案
交流培訓
嘉賓訪談
產業縱橫
人物聚焦
展會動態
會展報告
本站動態
標 題:
*
頁面廣告:
不顯示
顯示
副 標 題:
關 鍵 字:
多個關鍵字請用“
/
”分隔,如:西門子/重大新聞
內容描述:
常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喻光伏為兵馬,金融實為糧草。然而過去6年,不僅未曾“先行”,金融行業落后于光伏產業的發展已成不爭的事實。
新聞來源:
鏈 接:
責任編輯:
標題圖片:
無
當編輯區有插入圖片時,將自動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屬類別:
(不超過20項)
電源產品分類
:
UPS電源
穩壓電源
EPS電源
變頻電源
凈化電源
特種電源
發電機組
開關電源(AC/DC)
逆變電源(DC/AC)
模塊電源(DC/DC)
電源應用分類
:
通信電源
電力電源
車載電源
軍工電源
航空航天電源
工控電源
PC電源
LED電源
電鍍電源
焊接電源
加熱電源
醫療電源
家電電源
便攜式電源
充電機(器)
勵磁電源
電源配套分類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測試儀器
電磁兼容
電源IC
電池/蓄電池
電池檢測
變壓器
傳感器
軸流風機
電子元件
連接器及端子
散熱器
電解電容
PCB/輔助材料
新能源分類
:
太陽能(光伏發電)
風能發電
潮汐發電
水利發電
燃料電池
其他類
:
其他
靜態頁面:
生成靜態頁面
*
內 容:
<P> 常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喻光伏為兵馬,金融實為糧草。然而過去6年,不僅未曾“先行”,金融行業落后于光伏產業的發展已成不爭的事實。</P> <P> 目前,中國光伏加工制造和電站建設規模都已躍居全球第一,但全球光伏電站的建設競標卻鮮見中國光伏企業,究其原因,金融服務落后難辭其咎。</P> <P> 今年7月,《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印發。據此意見,綜合各省區目前發展及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光伏電站安裝量應為210GW以上,相比原定“十三五”規劃105GW的指導目標,市場預增量可能約為一倍。我國光伏企業和金融機構將共同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P> <P> 同時,光伏企業與金融機構“錢從哪兒來?”與“錢如何去?”的問題共存,機會沖動與認知障礙矛盾共存。只有認知統一,金融服務光伏的繁榮期才會到來。</P> <P> <STRONG>金融認知始終落后于光伏產業發展</STRONG></P> <P> 過去六年,金融與光伏的關系分為兩大階段:</P> <P> 2011-2013年,金融機構對光伏產業避之不及;</P> <P> 2014-2016年,部分金融機構欲進入光伏產業而不得法。</P> <P> 金融服務落后源于相關機構對光伏產業認知落后。</P> <P> <FONT style="COLOR: #3366ff">第一階段,對光伏是“過剩產業”缺少正確認知。</FONT></P> <P> 甚至直至2015年,一些銀行還把光伏列入“壓縮類行業”,許多金融機構談及光伏產業,對“雙反”“三頭在外”“產能過!睜熟于心,但對平價上網到來之前,光伏是一個政策扶持的非完全市場化產業卻缺少認知。必須看到,當前的光伏,是一個政策力度決定市場需求強度的產業。</P> <P> 過去六年,政策拉動市場需求的作用超乎想象。反映在光伏電站建設規模上,“十二五”規劃經歷4次修改,從最早的3GW調整為35GW。</P> <P> <FONT style="COLOR: #3366ff"> 而演進至第二階段,主要體現為金融行業對光伏融資風險控制手段的認知落后。</FONT></P> <P> 這一階段又分為兩個時期:首先是金融開始希望進入光伏產業,之后則又不知如何持續、規模化的進入。后者正根源于對光伏產業融資風險控制手段認知的落后。</P> <P> 早期大型能源項目的建設,是國家信用支持了龐大的融資需求。2011年開始的光伏電站建設以民營企業為主。面對光伏電站建設巨大的投融資需求,信用融資、資產抵押控制風險卻均受阻。2016年,我國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約為34GW,資金需求量在2400億元左右,抵押資產規模至少在2400億元以上,且這將是一個多年持續遞增的數字。</P> <P> 過去,光伏融資需求不斷挑戰傳統金融認知。未來,如何認知光伏、服務光伏必將推動中國金融改革。</P> <P> <STRONG>金融應有的五個認知</STRONG></P> <P> 金融對光伏產業的宏觀認知應當是:當前,中國光伏產業從量到質都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未來,光伏產業不僅僅是能源產業。</P> <P> 當前,金融對光伏產業的認知應當是:</P> <P> <STRONG>首先,兩個“戰略地位”的認知。</STRONG></P> <P> 光伏一定是未來最具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因為決定未來各種可再生能源戰略地位的是兩個“關鍵點”:能量來源必須是無限的;人類獲取這一能量的手段必須是無限的。太陽能量的供給是相對無限的,目前人類每年能量需求約為20TW,而太陽每年輻射到地球的能量約為105TW;人類獲取太陽能的主要手段是光伏,生產光伏產品的原料硅在地球的容量是25.6%。</P> <P> 光伏是國家予以特殊重視的可再生能源。從《指導意見》分析,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超過風電應不是問題;從大多數國際咨詢機構對未來可再生能源的排序看,光伏電站的建設規模也多排在最前。</P> <P> <STRONG>其次,兩個融資需求量的認知。</STRONG></P> <P> 從未來三年光伏投融資的需求量看,110GW光伏電站的建設規模,按照每瓦建設成本6元計,資金總需求約達7000億元。</P> <P> 從平價上網實現后帶動的光伏投融資需求量看,各種研究結果共同指向2020年是我國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大致時點。當光伏有了完全市場化的競爭力時,一個難以想象的市場需求空間將被打開。</P> <P> 一個是硬約束指標。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到2016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5.7億千瓦,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3.3%,但光伏發電量僅占我國發電總量的1%。</P> <P> 另一個是估值指標:這是建立在當光伏成為新的能源生態出發點和能源消費大數據入口基礎上的一種估值。</P> <P> <STRONG>第三,光伏融資“風險控制”的認知。</STRONG></P> <P> 一方面,光伏終端市場融資必須立足于項目融資思維。</P> <P> 另一方面,光伏產業的標準化體系正加速形成,滿足項目融資思維的風險控制基礎正在構建。</P> <P> <STRONG> 第四,戶用光伏融資服務特征的認知。</STRONG></P> <P> 在戶用光伏的“2C、電力改革、互聯網+智慧能源、大數據等”背景下,在“新的能源生態出發點和能源消費大數據入口”的應用場景中,戶用光伏融資服務需求具有兩個特征,即個性化和系統化。</P> <P> 戶用光伏必然帶來能源供給的碎片化、民主化,不同融資人的需求不同,融資方案應是個性化的。此外,因光伏發電是持續25年的投資行為,其將重構能源生態,所以對于戶用光伏融資需求,僅立足于建設期貸款的思維是不夠的,必須要用系統化的設計。</P> <P> <STRONG>第五,光伏融資需求“前瞻性”的認知。</STRONG></P> <P> 光伏產業的發展超乎想象,帶來光伏融資的各種需求超乎想象。對此,金融機構應當預演以下五個光伏融資需求時刻的到來。</P> <P> 中國企業境外光伏電站投融資需求時期即將到來。有權威機構說未來5年全球光伏裝安裝量將以每年100GW速度增長,意味著境外安裝量應在60GW。8月27日,“熊貓能源”與中國華融確定戰略合作關系,欲圍繞“熊貓電站”的全球布局開展金融合作。</P> <P> 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大規模需求時期即將到來。目前,我國光伏電站安裝量已達101GW,如何盤活這萬億沉淀資產,既是光伏企業的強烈需求,又是金融機構的巨大機會。</P> <P> 光伏資產并購融資大規模需求時期即將到來。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6月4日到8月4日,共發生光伏資產并購案五起,其中三起就涉及金額51.91億元。</P> <P> 光伏技術、商業模式創新的融資需求時期已經到來。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和戰略地位的實現,離不開技術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而這些創新的持續、規模發展,又一定離不開金融的支持。</P> <P> 光伏融資的跨行政區域服務需求日益強烈。中國的銀行是屬地管理原則,光伏電站投資企業是市場導向,沒有區域限制,跨行政區域服務對銀行是挑戰也是機會。</P>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