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管理中心
>>
行業資訊
>>修改新聞資訊信息
資訊類型:
行業要聞
企業動態
新品速遞
解決方案
交流培訓
嘉賓訪談
產業縱橫
人物聚焦
展會動態
會展報告
本站動態
標 題:
*
頁面廣告:
不顯示
顯示
副 標 題:
關 鍵 字:
多個關鍵字請用“
/
”分隔,如:西門子/重大新聞
內容描述:
新聞來源:
鏈 接:
責任編輯:
標題圖片:
無
當編輯區有插入圖片時,將自動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屬類別:
(不超過20項)
電源產品分類
:
UPS電源
穩壓電源
EPS電源
變頻電源
凈化電源
特種電源
發電機組
開關電源(AC/DC)
逆變電源(DC/AC)
模塊電源(DC/DC)
電源應用分類
:
通信電源
電力電源
車載電源
軍工電源
航空航天電源
工控電源
PC電源
LED電源
電鍍電源
焊接電源
加熱電源
醫療電源
家電電源
便攜式電源
充電機(器)
勵磁電源
電源配套分類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測試儀器
電磁兼容
電源IC
電池/蓄電池
電池檢測
變壓器
傳感器
軸流風機
電子元件
連接器及端子
散熱器
電解電容
PCB/輔助材料
新能源分類
:
太陽能(光伏發電)
風能發電
潮汐發電
水利發電
燃料電池
其他類
:
其他
靜態頁面:
生成靜態頁面
*
內 容:
來自國家信息中心最新數據表明,隨著大量新增機組的投產,全國電力供給能力將有較大提高,預計2006年全年發電量將達2.78萬億千瓦時,增長約12.1%。隨著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重工業等高耗電行業的用電需求將有所減弱,同時居民生活用電的貢獻將有所提高。據此可以判斷,2006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將趨于緩和,缺電范圍和時段將大為減少!<BR><BR> 一、電力供給預測!<BR><BR> 至2005年7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新批了7400萬千瓦的電廠建設項目,已開工7200萬千瓦,投產機組2730萬千瓦。按照權威部門預計,2005~2007年將分別投產裝機6500、7400和7050萬千瓦,裝機容量增速為14%左右(實際投產進度將超過預計);2005年全國電力裝機總量已突破5億千瓦,到2006年底時,將達到5.8億千瓦,2020年達到9.5億千瓦!<BR><BR> 隨著大量新增機組的投產,全國電力供給能力將有較大提高。預計,2005年全年發電量可達2.48萬億千瓦時左右,同比增長約13.4%左右;2006年,隨著前幾年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陸續投產,全年發電量將達2.78萬億千瓦時,增長12.1%。由于未來幾年的裝機容量有比較快的提高,在局部地區進而全國電力供求達到基本平衡之后,未來三年的發電機組利用率有可能下降!<BR><BR> 二、電力需求預測!<BR><BR> 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2005年下半年四個重點耗電行業的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逐步減弱。據預測,下半年鋼鐵產量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但增速將有所放緩;有色金屬協會的資料顯示,下半年有色金屬的增幅將繼續回落,導致有色金屬行業用電將出現較大的下降,總體增長速度大約保持在12%左右;化工行業的用電增長速度將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預計增速在10%左右;建材行業用電將保持在15%左右。由于2005年國家對信貸和土地的調控政策得到較好落實,2006年,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果將進一步顯現;同時,中央將繼續加強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調控力度,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房地產投資將繼續呈現平穩回落的態勢,其對鋼鐵、建材等高耗電行業需求的減少將使電力需求有所減弱!<BR><BR> 與此同時,生活消費用電增長的影響將開始凸現。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推動,我國生活消費用電平穩快速增長,居民生活用電占總用電量比重由1990年的7.5%,上升至2001年的12.6%。2002年以后,由于工業用電增長迅猛,生活用電又一定程度上因電力短缺受到抑制,居民用電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從長遠發展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居民生活用電水平還很低,增長潛力較大,其比重逐步上升的趨勢是可以預期的。2005年,居民生活用電占總用電量的比例,預計將回升至12.1%,對用電總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3%。2006年,居民生活用電量將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BR><BR> 綜合以上兩方面因素,預計2005年全國電力需求增速為13.2%,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24600億千瓦時;2006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27500億千瓦時,增速11.8%!<BR><BR> 三、供需缺口預測!<BR><BR> 由于2005年全國新增加的6500多萬千瓦產能中,上半年只投產了2000萬,大多在四季度投產,預計未來幾個月供需缺口將明顯縮小,由夏季的2500萬千瓦下降一半至1000萬千瓦左右。經過電力電量平衡分析,預計2006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將趨于緩和,缺電范圍和時段將大為減少,可能表現為季節性、時段性缺電的特點,供需緊張可能出現在華東、華北、南方區域電網的局部地區,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電力過剩;夏季全國總體最大電力缺口在1000萬千瓦以內,其中,國網公司范圍電力缺口在600萬千瓦左右。分地區看,華東、華北電網的供需緊張形勢將得到基本緩解,僅浙江、山西、蒙西等地區供需仍較為緊張,華中電網和西北電網供需基本平衡,僅寧夏存在少量缺口,東北電網的遼寧地區以及南方電網供需偏緊!<BR><BR> 四、電價走勢預測!<BR><BR> 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電價的調整將更多地反映市場供需形勢和發電成本的變化。從這些因素的分析來看,未來電價仍存在上漲壓力。短期來看,實施煤電聯動后,四季度電價有可能上漲。由于2005年大規模的煤礦安全整治扼制了小煤礦過度增產、冬季儲煤期到來和下半年火電機組大批投產,擴大了煤炭需求以及市場心理預期向好等因素的影響,四季度電煤價格有可能止跌反彈。煤電聯動原則上只解決電煤漲幅的70%,電力企業仍要承擔30%的煤價上漲。這就意味著,四季度電煤價格的回升,可能帶來電價上漲的壓力。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電價調整面臨應對發電企業虧損和控制物價上漲(尤其是動力、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挑戰,因此銷售電價的調整,有可能要小于或滯后于上網電價的調整!<BR><BR> 2006年電價仍然存在上漲的動力。從需求方面來看,在中央有關調控措施的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逐漸增強,預計2006年經濟增長率將達8.8%左右,對能源的需求仍比較旺盛。從供給方面看,由于我國目前的電價水平總體偏低,電力企業積蓄了較大的漲價動力。目前,我國供電企業仍然以國家大型企業為主導力量,同時也有不少民營的中小發電企業。大多數國家大型供電企業成本高、電價也高,而民營企業成本低、電價也比較低,F在,由于電力供應短缺,大企業有著較強的漲價預期,而以低成本、低價格參與競爭的中小發電企業,也勢必"跟風"漲價。需要指出的是,正在實施的競價上網并不意味著上網電價的下降。這是因為,競價上網的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只在東北等地進行了試點,且競價之初參與競價的電量比例僅在10%~20%,對全國電價水平影響不大!<BR><BR> 至于居民用電,由于有"居民用電價格調整必須通過聽證會來進行"的強制措施,因此居民用電價格將在百姓承受能力限度內調整。
av在线天堂播放